就目前而言,我們看到的VR游戲大多集中在動作、冒險和射擊類別,這些游戲最突顯虛擬現實沉浸感,同時也是傳統電子游戲的幾個大類別。不過繼續關注那些即將發布的游戲,例如《月神(Luna)》,我們相信接下來誕生的一些游戲類型將會完全不同于我們本來期望的。正如《合金裝備》之父小島秀夫所言,VR是一個全新的平臺,VR平臺上將誕生完全與眾不同的游戲類型。
VR箘相信VR內容,例如VR游戲、沉浸式體驗等最終會改變現有的人機交互方式,那么這些內容又能夠對人們產生哪些影響呢?
拉近人與游戲的關系
未來電子游戲的關鍵詞就是沉浸,玩家沉浸到游戲的世界。人們不再滿足于通過特定窗口觀察游戲世界,人們需要環繞的視覺和音軌。現在的游戲也比幾十年前具有更好的沉浸感,玩家更容易融入游戲劇情,感受虛擬世界。
玩家玩游戲的一大目的就是感受超越現實生活的體驗,因為生活更加平淡,經常重復,我們也很少感受到自己成為生活中的主角和英雄。虛擬現實帶來了超現實,玩家能夠成為超現實的主角,盡管理性告訴我們這并不是真實存在的,它仍然具有莫大的魅力。虛擬現實的交互方式更加接近自然形式,所以也有很多醫療VR應用用來幫助患者適應生活,它并不是單純的娛樂。
成為主角
平面電子游戲最大的缺點也就是VR最大的優點,無論采用哪種視角,玩家都只是在操縱角色而不是成為角色。即使是像《俠盜獵車手》這樣精心設計主角的游戲,平面游戲感受能夠傳達的移情作用也是相當有限的。VR故事則幫助玩家更好地理解角色所處的環境,獲得角色的感受。(這個觀點VR箘并不十分贊同,因為它忽略了玩家與角色價值觀、心理狀態的差異)
增加社交互動
盡管VR頭顯的孤立感是對社交元素的一種破壞,但如果說到VR游戲和游戲中的社交元素,人們則認為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隨著網絡延遲和帶寬的繼續優化,我們可以創造出VR版的MMORPG類游戲(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這樣一個可以支撐大量玩家同時冒險的網絡游戲的社交屬性不言自明,當然想要實現《黑客帝國》的矩陣或是《SAO》的世界則存在技術上的限制。
目前,國外的Facebook已經展示過自家的VR社交平臺(雖然不是游戲),幾個朋友可以進入統一的虛擬空間進行交流,甚至玩點小游戲,CEO扎克伯格仍然非常看好VR與社交的結合。
身體與心理的影響
研究表明VR能夠增強人的移情作用,經過內容的正確引導,人們更能夠表達尊重的意愿。這種作用并不止步于虛擬現實本身,情緒的變化也能夠延伸到現實,內容創作者可以利用這個作用傳達積極的意義。當然我們也要警惕別有用心的人借此向社會傳播不良情緒。
如果在VR中加入合作互動的內容,可以幫助社交困難的人訓練如何與他人進行合作,可以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并增加個體間的聯系。
我們也不能夠忘記仿真虛擬訓練對真實活動技能的訓練作用,人們可以通過VR訓練提前熟悉相關操作等,更快地上手。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