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DA批準了日本大冢制藥有限公司Abilify MyCite,該藥是一種含有硅、鎂、銅等礦物質的微型芯片,是世界上第一款數字藥物。大冢制藥花費了數年時間,與硅谷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合作進行藥物測試。
據路透社報道稱,本周一,美國當地時間11月1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日本大冢制藥有限公司(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的Abilify MyCite,即世界上第一款數字藥物誕生。
據悉,這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物,采用數字跟蹤記錄是否服用藥物, 一旦到達腸道就會向智能手機發出信號,便于醫生追蹤病人是否按照醫囑服藥。具體來講,膠囊一旦被吞下,芯片與胃酸混合,并通過病人軀體上的膠粘劑發出心跳般的信號,記錄服藥時間和攝入劑量,同時將病人的信息發送到智能手機APP上,便于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監護。該芯片最終通過消化道正常排出。
FDA方面表示,它是一種含有硅、鎂、銅等礦物質的微型芯片,被放入阿立哌唑膠囊(Abilify)并植入人體后,可以廣泛用于精神分裂癥、躁狂癥的急性治療和與精神障礙相關的混合發作,并用作成人抑郁癥的附加治療。
據了解,大冢制藥花費了數年時間,與硅谷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合作進行藥物測試,后者負責為芯片提供技術支持。
本發明針對的精神病患者,他們不能堅持服藥,或可能忘記服藥,使得治療無法成功進行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同時,數字藥物也可以解決制藥公司和保險公司面臨的幾個問題,即由于忘記服藥和醫療費用增加而導致患者病情惡化,還有助于缺乏資金的醫療體系確保昂貴的藥物不被浪費。
據估計,發達國家半數患者并未遵照藥方吃藥。在美國,據估計這種狀況導致的醫療系統開銷高達3000億美元。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曾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智能藥丸市場在2014年市值15.6億美元,該市場將進一步高速發展,到2020年達到38.3億美元。
各國政府對采用膠囊內窺鏡的有利報銷政策、患者對迷你微創手術的偏好、內窺手術的技術進步、胃腸道癌癥發病率的上升,是推動全球智能藥丸市場發展的有利因素。
根據應用劃分,智能藥丸市場可細分為膠囊內窺鏡、藥物遞送、病人監測;其中,膠囊內窺鏡細分市場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