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產品研制模式已經開始進入智能化時代,智能制造將成為提升航空產品研制和生產核心能力的基本手段。發展航空智能制造技術,應從支撐技術入手,實現從智能制造單元、智能制造系統到智能工廠的演進,最終打造智能航空產品。
首先,針對航空產品研制和發展需求,建立關鍵智能工藝裝備研制和應用能力、形成典型產品智能化生產線、開發一批支持產品穩定加工的智能化系統或裝置,形成全數字化驅動、網絡化協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制與批生產模式。
其次,針對典型零部件制造過程,研究狀態監控與信息采集、基于工況的決策處理、制造過程建模仿真等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建立航空產品智能化設計與執行的支持工具,滿足機械加工、鈑金成形、復合材料構件制造、零部件裝配等需求,為航空產品制造提供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工藝手段。
第三,應從現在起圍繞支撐技術、單元技術、系統技術等層面逐步開展智能制造的推進和實施工作。
智能制造支撐技術重點要突破的技術包括:適用于航空制造工況及其產品的智能傳感技術,基于大數據的各種工況感知信息的采集、融合和分析處理技術,分布式實時網絡的構建及賽博物理融合系統(CPS)技術,制造過程的虛擬建模、半物理和物理仿真技術等。
智能制造單元技術重點要突破的內容包括:專用嵌入式控制單元、減速機等智能核心器件,實時狀態監控、健康檢測、故障診斷等實時運行監控方法,視覺監控的機器人焊接、智能化鉆鉚、測控一體的五坐標加工、基于力感知的打磨、柔性化工裝定位等智能化執行單元,知識建模、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等。
智能制造系統重點要突破的技術包括:制造系統的分布式網絡化管控、多機器人的協同控制、工藝與裝備的信息交互與過程優化、系統狀態監控與智能化加工決策、制造過程數值仿真與工藝優化等。
智能工廠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包括:工藝布局規劃與虛擬工廠、智能倉儲與物流、智能化生產調度、生產過程實時監控、質量狀態跟蹤與智能化檢測等。
智能制造是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產物,當前,我國政府正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這一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航空工業已有的數字化網絡化設計/制造基礎上,打造航空智能制造技術,提升我國航空制造業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