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24日報道,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巴菲特發表了令人期待以久的年度致股東的信,投資者相信他總能給人最有價值的投資意見。
巴爾蓋茨夫婦在2017年給巴菲特寫了一封信,將巴菲特的成功歸因于他的樂觀主義精神。巴菲特在17歲時就賺了5.3萬美元。
公眾早已熟知巴菲特的魅力,但一位大數據科學家,前BlackRock基金組合分析師Michael Toth對巴菲特過去40年的年度股東信進行了量化分析。
Toth發現,這40封股東信絕大多數都是積極的,只有五封有情緒分上得了負分。
巴菲特致股東信的文本情感分類
他指出,這五封信都與負面事件有關系,包括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0年經濟衰退、911恐怖襲擊2001與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
Toth表示,情緒分析證明巴菲特能夠很好地平衡樂觀主義與現實。
巴菲特致股東信中的正面和負面詞匯
他表示,巴菲特使用了“杰出”、“極好的”與“不一般”等詞,這說明他對自己的樂觀主義有很強的信心。他使用的負面詞匯,如“不尋?!?、“困難”等,描述了具有挑戰性的環境。這說明,即使在不利情況下,巴菲特也在想解決方案以及出路。
看起來,似乎巴菲特在19歲時接受的公共演講課程讓他掌握了令人傾慕的交流技巧。
Toth表示,從總體上看,巴菲特是一個相當積極的人,如果情況不利時,他會承認現實,并告訴投資者,伯克希爾的業績不好,但總體市場的表現也不行。這才是一個領導者應有的素質。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