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電動汽車是零排放,但廢電池對環境的污染是致命的,希望汽車生產廠用環保的方式處理這些廢電池。”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接受相關媒體時表示:“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試想,如果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呢?大量重金屬及化學物質進入大自然,將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的規模。如果沒有規范的電池回收體系,這些電池無疑將對環境產生巨大危害。
回收體系有待完善
目前,電動汽車正處于市場推廣階段,并沒有大范圍應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尚未出現大規模報廢的情況,所以我國尚未建立完整的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從目前來看,包括國家電網下屬的北京、浙江公司,都在致力于動力電池的余能研究,投入資金上馬梯次利用研究項目,但是進展相對緩慢。”ofweek行業研究中心新能源分析師孫棟棟表示。
技術層面之外,要推動梯次回收利用,顯然還有產業鏈的難題待解。在孫棟棟看來,由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中各自為政的態勢,單靠車企、電池企業或者電池租賃的運營商主動牽頭從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研究都具有較大的難度。
解決動力電池回收問題有道可循
中上汽車董事長謝镕安表示,新能源汽車除了電池之外,還有一種牽引級超級電容可以作為車載動力,超級電容采用活性碳作為原材料,相對于動力電池而言,更加環保。一是不含任何重金屬,即使廢棄,對環境也沒有任何污染;二是壽命長,回收容易,連續使用100萬公里后,容量仍達90%左右,車報廢了,超級電容只要回收加以激活,又可達到100%。由中上汽車自主研發的牽引級超級電容單體容量已經達到驚人的15萬法拉,穩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二日本東芝的3倍,是世界第三美國maxwell的10倍,通過了符合歐盟指令的環境十環認證。這牽引級超級電容已經成功應用于新能源公交車上,中上超級電容純電動公交車已經在長沙穩定運行一年多,在煙臺示范運行8年。
謝镕安表示,如果這種牽引級超級電容新能源公交車能夠得到大面積的推廣,那么可以從另一個側面緩解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的難題,從而減輕新能源汽車大面積推廣所帶來的電池回收利用的壓力。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