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憑借創新性的交互方式,被期望成為顛覆智能手機市場、引領下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的重要智能硬件產品。目前,我國也正積極推動可穿戴設備產業發展,為其應用創造新場景。
可穿戴設備發展三問題 同質化嚴重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的研究認為,就可穿戴設備的概念而言,是指能夠延續性地穿戴在用戶身上,或能整合到用戶衣服或配件中,具備數據采集、交互、處理等能力,能感知、傳遞和處理信息的便攜式計算設備。其產業鏈構成主要包括上游基礎軟硬件產品、中游可穿戴設備終端、下游應用服務開發。
從價值鏈來看,可穿戴設備產業包括產品工業設計、生產制造、應用服務開發、倉儲物流、宣傳銷售、售后服務等。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的研究認為,可穿戴設備產業規模快速增長,與傳統智能終端共生的產業模式逐漸形成,部分代表產品初步形成產業鏈,各細分領域成熟度不一,各地發展各具特色。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產品形態呈現多元化,更注重外觀設計;商業模式多樣化,應用服務成為產品核心;供應鏈條復雜化,產業鏈、生態鏈構建成為重點;市場格局混沌化,初創型企業地位愈發重要;生態系統碎片化,不同產品系統市場占有率不一;實現功能專一化,抓住用戶需求痛點成為關鍵。
不過,我國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按照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的研究,這三個問題的表現分別是:可穿戴設備應用數量有限,生態體系難以統一;產品同質化問題凸顯,專業化服務拓展不足;數據安全性問題初現,個人隱私保護面臨挑戰。
“伴隨著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未來其產品形態愈加豐富,融合應用更為深入;壟斷市場難以形成,創新型企業尚存機遇;產業鏈加速整合,行業發展趨于理性。”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的研究稱。
對于我國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制造與應用服務相結合成為新思路。
二是生態鏈與產業鏈打造成為新目標。
三是創新環境建設成為新手段。
四是用戶粘性提升成為新途徑。
五是注重數據整合成為新突破。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