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智能制造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主要制造業國家紛紛出臺推動智能制造的相關戰略及政策,搶占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高地。先進制造業全媒體立足制造業的領域,服務產業發展,推出“2017年智能制造世界巡禮”系列文章,為您梳理、總結主要智能制造國家及地區在2017年的重大事項。上一期,我們了解了德國在物聯網與無人駕駛產業的發展情況,本期讓我們看一下“高盧雄雞”——法國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最新進展。
總體而言,2017年法國在智能制造產業的主攻方向集中在虛擬現實、無人機、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四大領域,尤以發達的虛擬現實產業而笑傲歐陸。
虛擬現實:在歐洲大陸居于領先地位
2017年2月,硅谷風投公司The Venture Reality Fund與法國LucidWeb共同發布了一份名為《歐洲虛擬現實行業面貌》的市場報告。該報告指出,目前歐洲與虛擬現實(VR)相關的公司數量已接近300家。該報告還認為,就總體情況而言,法國的VR產業在整個歐洲大陸居于領先地位。
無人機:商用、警用多元發展
4月,法國無人機公司Airvada推出了機翼可充氣的無人機DIODON,該產品能在水面漂浮。DIODON充氣機翼的設計最大優勢在于減輕了機身重量,該系列有三款不同尺寸的無人機,其最小者僅有0.44磅。除此之外,DIADON的充氣結構使得它還具備了在水面漂浮,甚至是從水下起飛的絕技。
5月,為加速無人機快遞服務“Prime Air”的發展,亞馬遜宣布將在巴黎郊區投資建造一個新的研發中心。這個新的研發中心將首先專注于開發交通管理系統。Prime Air的最終目的是打造可以在30分鐘內送貨上門的無人機快速服務。
11月,法國南部波爾多市的交警開始嘗試使用無人機輔助執法,來揪出道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在無人機的幫助下,他們迄今已經向違章司機開出了數百張罰單。在工作時,無人機可向地面上的交警提供實時的道路監測畫面,讓他們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搜查違章司機。當發現有人違章駕駛,交警便會使用無人機攝像頭來追蹤車輛,在追上之后命令司機停車。根據波爾多市交警隊長的介紹,他們的無人機行動每小時就能找出十五至二十輛違章車輛。不過,雖然無人機能幫助交警找出違章駕駛者,但它們目前還無法檢測車輛是否超速,這種類型的違章還需要依賴于設置在路邊的攝像頭。這些警用無人機有待更進一步的技術整合。
大公司動態:微軟助力當地人工智能企業發展
6月,微軟公司宣布,將為巴黎即將推出的Station·F創業園區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提供資源。五家初創企業將獲得微軟為期一年的“科學、技術和業務專家”幫助。到2017年年底,微軟希望打造一個人工智能計劃,為超過一百家企業提供連接與指導。目前,微軟已經幫助法國超過3000家初創企業進行擴張,這使得該國的人工智能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自動駕駛:電動巴士在日本東京試運行
7月18日,一輛不設駕駛員座位的巴士在日本東京都港區的芝公園暢通無阻地行駛。這是日本國內首款自動駕駛車型巴士的實際測試。該巴士為法國Navya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專用電動汽車,名為“NAVYA?ARMA”。它通過攝像頭檢測到障礙物,然后根據預設的路線行駛。
總體而言,2017年法國在智能制造產業的主攻方向集中在虛擬現實、無人機、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四大領域,尤以發達的虛擬現實產業而笑傲歐陸。下一篇,讓我們一起到“炸魚和薯條”英倫去看看。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