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位居全國電路板民營企業第一的東莞五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說,其核心競爭力來自低廉的價格及出色的品質;產品如今占領國內智能手機電路板市場份額的15%—20%。公司行政總裁曾國權坦言,價格優勢主要得益于“機器換人”——企業先后投入了3.5億元用于機器換人,使企業的產值提高了30%。
東莞:機器換人 換來制造新優勢
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高企,招工越來越難,代工企業開始“東南飛”……最早通過“三來一補”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起來的東莞,也成為最先遇到問題的地方,同時也最早啟動轉型升級,解決成長的“煩惱”。曾國權說,機器換人以后,產品生產從入料、制造、出料全程實現自動化生產,生產工藝流程縮減近半,生產線設備參數更為穩定,企業重新找到了競爭優勢。
與五株科技一樣,專注精密構件制造的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正推進智能化改造實現無人工廠。這家企業的客戶包括三星、亞馬遜、索尼、中興、華為等知名企業。據預測,整個項目正式投入運行后,生產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發周期縮短30%,不良率降低30%。
記者日前深入東莞調研發現,這里的制造企業正在紛紛通過機器換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力成本,并從產業鏈上游的智能裝備制造到下游的機器人應用全面布局,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機器人產業版圖。
東莞市經信局負責人說,目前東莞機器人產業在“機器換人”的帶動下加速壯大,東莞市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從2012年的100家達到今天的400多家,實現年度工業總產值約260億元,機器人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并引進培育大連機床、李群自動化、拓普斯達等一批具有核心關鍵零部件研發能力的企業項目,建設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等產學研平臺載體,智能裝備產業加快集聚發展。
這些推進智能設備使用的企業,本身也正在成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參與者之一。
東莞市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光景說,自東莞重點推進“機器換人”以來,該公司高端數控機床的產量飆升,2015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預計達12億元,同比增長近兩倍。
2016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再次聚焦機器人產業,將從以需引供、產業培育、全鏈布局等方面對全市機器人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東莞市主要領導表示,要大力開展融資租賃“機器換人”,力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到2020年達到1000億元左右。
在這春光明媚的三月,東莞等珠三角城市“機器換人”的熱潮也透露出了中國制造業的春天氣息。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