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開發區大尺寸藍寶石晶體項目、年產1.2GW單晶硅棒項目、西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有限公司高端軸承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近日紛紛開工。銀川開發區以智能制造和智能產品為主攻方向,引領寧夏裝備制造業邁向“專、精、特、新”,不少企業練就獨門絕活,技術水平在國內遙遙領先,實現由“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銀川開發區探索“新經濟”模式 變“制造”為“智造”
如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領先一步?銀川開發區探索出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圍繞高端鑄造、軌道交通軸承、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優勢特色領域,探索“中國制造2025”的“新經濟”模式。
寧夏共享集團引進德國3D打印技術,使傳統鑄造業脫胎換骨,開發成功的發電設備鑄件等新產品,關鍵指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制造設備及工藝等獲得授權專利17項。集團成功攻克了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產業應用的技術難題。在銀川巨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車間,記者看到一些短則幾米、長則幾十米的門式機器人。公司總經理宋明安說:“門式機器人被廣泛應用在工業自動化流程。我國機械制造業將走一條基礎制造—數控制造—自動化—智能化的道路,我們及早邁出了一步。”
目前,銀川開發區高端裝備制造業建立了國內第一座智能化機床制造工廠——小巨人機床,國內第一座數字化鑄造工廠——共享鑄鋼。寧夏西北軸承軌道交通軸承有限公司的高端軸承產業園智能工廠正在建設中。
今年1-2月,銀川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6.2億元,同比增長14.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同比增長15%。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