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經過一年多醞釀準備和多輪的研討、調整的股權激勵方案落地,江淮汽車成為我省首家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對354名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實施股權激勵,激勵骨干員工完成具有挑戰性的業績指標,從而推動公司快速發展。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2017年以來,江淮汽車主動變革,面向市場、面向客戶,高效配置資源,積極穩妥地對組織機構和職能進行一系列重大調整,全面強化事業部研產銷的一體化運行和專業化運營,進一步推動“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的戰略達成。
中國汽車工業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當口,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偉大轉變,必須用高質量發展來實現。江淮汽車的變革,正契合了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也是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的具體行動。
這些年江淮汽車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五年,公司累計銷售各類整車276萬輛,超過前47年的銷量總和;實現銷售收入2286億元,上繳稅收101億元。這五年,公司在“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的戰略指引下,積極承接國家創新發展戰略,適應市場消費升級,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企業經營管理向中高端水平不斷邁進,公司品牌價值位列2018全球汽車品牌價值第50位。
各業務板塊成長性良好。商用車規模效益貢獻顯著,中高端輕卡穩居細分市場第一位,重型商用車穩居行業第六位;乘用車強化調整優化,引領品牌向上的戰略產品瑞風A60、S7、M6全面上市,品牌力持續強化;新能源汽車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市場規模迅速增長,完成新能源“商乘并舉”的產品布局;客車業務優化產品和市場結構,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關鍵、核心零部件持續深化技術創新推動品質提升、整零協同;國際業務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整車出口和地產化合作,成為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持續強化研發投入與自主創新,在節能減排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智能網聯技術等方面取得全面進步。
縱觀江淮汽車艱苦奮斗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勤于自我反思、勇于自我調整、敢于自我革新的發展史。
第一次創業,江淮人以沖天的干勁和創業創造激情,完成了安徽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偉大使命。第二次創業,以客車專用底盤開發為肇始,不斷進行產品和市場調整,創新變革管理,推動輕卡換型、MPV商務車上馬、進軍乘用車領域,實現了從單純的商用車廠向商乘并舉的綜合型企業集團轉變,完成了江淮汽車從小到大的偉大使命。
十八大以來,進入第三次創業的江淮汽車,肩負著新時代所賦予的變強變大的偉大使命,主動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市場結構調整、人才結構調整,以漸進式變革開啟公司由傳統汽車企業向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并舉的綜合型汽車企業轉型的新征程。
主動作為,敢為人先,先試先行。事實上,江淮汽車的變革管理一直走在省屬國有企業的前列,成為國企改革的成功樣板而備受矚目。
2015年4月,作為安徽國企改革的先行者,江淮汽車實現重組與整體上市,集整車生產及汽車零部件業務于一體,提高了集團內部資源共享和整合,提升了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新華社載文,把江淮汽車作為國企改革的樣本案例,介紹傳統國企如何華麗變身“混改先鋒”的經驗做法。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