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首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數字醫學與臨床3D打印學術研討會召開。海信自主研發的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簡稱CAS)受到醫界大咖的一致力挺,在醫療電子領域深入布局的海信醫療產業被廣泛關注。
眾所周知,相比其他人體器官,肝臟內血管遍布、錯綜交織,因此肝膽外科手術也是難度最高的外科手術之一。長久以來, CT只能為手術醫生提供二維圖像,醫生只能憑經驗自己在腦中構建肝臟、血管及腫瘤的立體圖像。借助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則可以建立起精準、清晰的三維立體圖像,幫助醫生在手術前就可以對手術實現精確模擬,甚至評估切除方案與手術效果。
(通過流域分析法,海信CAS建立出連體嬰兒異常溝通血管供血區域和各支血管供血肝段體積)
2013年海信醫療與青大附院合作研發出CAS系統后,開啟了國內精準外科手術的大門:通過基于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輔助手術技術,輔助醫生規劃最優的手術路徑,實現對病人最小的創傷,最大程度加速病患的康復。截至目前,這套系統已在清華長庚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全國30多家三甲醫院臨床使用,完成手術已超過1000例。
(國家十二五科技成果展現場,陳永健博士向中華醫學會領導展示海信CAS)
海信醫療研發部副部長陳永健認為,隨著臨床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已經多次迭代,精準度、應用體驗不斷提高。此次醫界大咖的力挺,有望推動“精準醫療”的進一步普及。據悉,海信醫療CAS系統已與數字化手術室解決方案深度融合,將為傳統手術室升級提供最實用、最好用的解決方案。
(審核編輯: 林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