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虛擬現實設備相繼發布,從業者高呼著“VR元年”的正式到來,包括硬件、內容和資本等在內的眾多領域紛紛將目光對準了虛擬現實市場。
市場前景方面,根據Manatt Digital Media發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AR/VR報告,截至2020年,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而在高盛的《VR與AR:解讀下一個通用計算平臺》報告當中,截至2020年,僅視頻游戲一項就有69億美元,用戶數7000萬。
明星大腕們都很看好這個市場
2015年年底,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使用HTCVive體驗與瑪利亞·莎拉波娃打網球的游戲之后,隨即發表tweet稱今天的虛擬現實代表了一個“突破”。
今年2月份的GalaxyS7發布會,三星除了為全場媒體記者配備GearVR觀看發布會外,合作方Oculus的大老板馬克·扎克伯格也現身為三星站臺,大談特談VR在未來的前景,稱“虛擬現實是下一個重量級的計算平臺”。
同樣是科技巨頭的蘋果,盡管還未公開虛擬現實路線圖,但是其掌門人庫克一樣對這個行業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庫克在2016年第一財季財報電話會議上這樣說到,“就VR而言,我不認為它是一個小眾的技術。反而,我認為其會變得非常酷,并擁有一些有趣的應用。”
而在國內,就連影視行業也都已經聞風而動,導演張藝謀在參加當紅齊天發布會時被問及虛擬現實時,透露稱已經在嘗試使用VR技術進行拍攝,并表示,“這個技術會改變下一個十年的電影產業。”,與此同時,導演高群書執導的VR長片《美女罐》已經開機,還有一部“仙劍題材”也在準備。
賣力的布局和不樂觀的出貨量
行業一直被看好,市場前景一片廣闊,硬件廠商們坐不住了。
為了提前卡位搶占市場份額,被稱之為VR三巨頭的HTC、索尼和Oculus相繼加速了零售產品的推進,2月底,HTC正式開啟了HTCVive消費者版的預訂,3月份中旬GDC游戲開發者大會上,索尼正式發布了PSVR,而在日前,Oculus Rift也開始對外擴散消息,老板親自給預訂的用戶送貨上門。
國內市場,不久之前的虛擬現實產業基地發布會上公布出來的數據也顯示,目前相關廠商總數量超過150家,其中既包括騰訊百度和阿里這樣的BAT企業,也包括樂視、暴風這樣的新興互聯網企業,當然還有焰火工坊和蟻視這類初創企業,這些廠商也都先后拿出了自己的硬件終端和解決方案。
相比大大小小廠商熱鬧的布局,市場卻潑了一盆冷水,具體表現在相關產品的出貨量上。
到目前為止,HTC公布的Vive首批銷量為15000臺,暴風魔鏡則對外宣稱已經賣了100萬臺,Oculus沒有主動公布數量,但是第三方監測的數據顯示前3日的銷量為12萬臺,一些分析師更是唱衰Oculus,稱其今年的銷量難破百萬級。
游戲行業不像是突破口
高盛報告的報告中,將虛擬現實的應用領域劃分為9個行業,分別有視頻游戲、事件直播、視頻娛樂、零售、房地產、教育、醫療保健、工程和軍事,其中視頻游戲的比重超過35%,然而有兩個事實卻不能回避,一個是主機游戲的市場的萎縮,另外一個是虛擬現實游戲的成本過高。
虛擬現實硬件,尤其是基于PC的硬件設備,除了主打的沉浸式體驗之外,本質上和主機游戲并沒有太大差別,而主機游戲的市場份額卻在不斷的遭移動手持游戲設備侵蝕。
以日本市場為例,日前,日本電腦娛樂協會發布了一份《日本游戲玩家與非玩家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日本總玩家人口數達4336萬,其中智能手機玩家的比例超過70%,達到了3099萬人。另據調查,日本家用游戲機擁有者達5224萬人,家用游戲機活躍用戶數為3200萬人,持續活躍數量只有1539萬人,不足三分之一的持續活躍用戶對類似于主機游戲的虛擬現實產品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成本方面,移動版的虛擬現實產品受制于性能,體驗無法和PC級產品相比,但如果追求體驗的話,選擇PC級的產品除了要求有虛擬現實設備,還需要有配備高性能顯卡的計算機或游戲主機支持。以HTCVive為例,整套設備下來接近兩萬元,而即便是PSVR,整套設備配齊的不含稅價格,也至少在5000元以上,這還不包括在應用商店的數字內容消費,高昂的消費成本讓游戲行業不太像是突破口。
有些小公司在一點一點的死亡
一擁而上,一哄而散,這可能是虛擬現實產業當前的局面和未來不得不面對的尷尬。
有媒體報道稱,在日前的2016深圳IT領袖峰會上,前新浪聯席總裁兼CTO許良杰表示,2014年中國共有200多家做VR頭盔的公司,2015年只剩下60多家,這個比例達到了70%,并且稱“VR頭盔公司今年也會有一批死掉。”
這個數據和雖然和虛擬現實產業基地發布會上給出的數據有很大出入,但結果卻表現的更為極端,虛擬現實初創廠商過得不怎么好,并且這個趨勢在惡化。
據悉,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項目現在非常燒錢,估值過高且產品處于相對早期階段,這個過程中如果融不到資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團隊也就面臨崩盤的危險。紀源資本合伙人于立峰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說到,VR公司動輒估值10億元以上,但產品都處于相對的早期,公司對不少項目保持觀望態度。
無獨有偶,去年底舉辦的“立體影院與虛擬現實未來發展趨勢”論壇上,易觀智庫分析師葛涵濤也表示,“目前VR還處于初級階段,硬件同質化嚴重且內容缺失,技術也明顯落后于歐美同行,公布的數據水分也很大”,這可能是不少人對虛擬現實行業現狀持悲觀態度的原因。
此外,虛擬現實創業公司內部混亂,數據造假的消息也非常值得關注,今年年初就有“扒開奇葩公司蟻視的黑歷史”的內容在坊間曝光,消息稱蟻視內部管理混亂,業務不順暢并且存在眾籌平臺刷單的問題,而在今年3月份,再度有消息曝光稱,蟻視涉嫌融資造假,這可能是虛擬現實行業和廠商都需關注的話題。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