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未來10年全球無人機市場容量將達到890億美元,由此帶動了全球無人機產業發展熱潮。作為國內第一架無人機的誕生地,陜西如何發揮在無人機領域的優勢?昨天上午,西北工業大學與西咸新區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投資建設的“航空科學城——無人機產業化基地”項目啟動,成為陜西加速民用無人機市場布局、全力打造中國最大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基地的標志。
據悉,“航空科學城——無人機產業化基地”位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占地605畝,是工信部與陜西省共同支持建設的國家級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立足打造我國最大的高端中小型無人機產業基地,將全面加速無人機產業陜西總部基地的建設步伐,并拓展無人機產業的海外布局。據介紹,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科研產業起步于1957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西工大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高端中小型無人機科研、生產基地,目前擁有無人機領域國內唯一的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曾在無人機領域創下多個“第一”:研制國內第一架無人機;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閱兵式上首次亮相的無人機方隊,全部由西工大研制生產……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了解,西北工業大學成立的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是目前我國著名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系列中小型無人機系統及其動力裝置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總經理王俊彪介紹,簽約建設的無人機產業化基地的主要功能,是無人機產品的制造、調試、培訓等,未來還將建設無人機研發中心和無人機飛行試驗測控中心,爭取將無人機產業規模做到全國第一。
省航空學會閻良工作站成立
陜西省航空學會閻良工作站昨日在西安航空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據了解,陜西省航空學會是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航空科技團體,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會擁有8位院士和200余位中國航空學會高級會員,在航空系統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陜西航空學會閻良工作站成立后將發揮學會與航空基地的雙方優勢,開展科技交流與推廣、航空先進技術引進與招商平臺共建等工作,打造“產、學、研、政、商”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圍繞中國制造2025先進制造技術在航空領域應用的主題,加強航空基地入區企業與國際國內航空企業的交流,不斷吸納創新創業企業,積極推動航空軍民融合工作,建設成為學術交流、成果轉化、服務創新發展的區域性高水平產業協作平臺,為航空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提供廣泛支持。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