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信息系統和智能化分析的出現,為我們實現生產管理和工廠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天衡量制造業的水平已經不僅僅關注其產品的生產制造能力,而是為客戶更進一步創造價值的能力。近日,一場面向智能制造領域的“工業大數據應用制造沙龍匯”,在湖南長沙的三一重工產業園舉辦,本次沙龍邀請了眾多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制造領域的企業高管、工業大數據專業服務機構等70余位大數據專業人士共同就三一重工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成功升級轉型,以及工業大數據對未來中國制造發展的影響價值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討論和分享。
湖南長沙三一重工產業園
本次沙龍共分為三個主要環節,首先由來自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工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原IBM中國研究院副院長陸薇博士和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IMS研究中心主任李杰等專家分別就《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大數據實施路徑》和《不可見世界的競爭》進行了主題演講。陸薇認為,工業大數據的本質是“數據驅動的工業升級”,即通過大數據分析激發研發、服務和制造的創新,推進產業升級。李杰教授認為“企業必須要了解到顧客還沒講出來的問題,顧客講出來的都不叫問題”,工業大數據分析是工業發展的競爭優勢所在,工業大數據分析能夠幫助中國企業減少制造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挖掘用戶不可見的需求。他講到三一今天在世界范圍的成就很好的詮釋了工業大數據分析能夠實現從產品創值的角度提升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另外,作為支持贊助本次沙龍互動的唯一企業代表,NI行業市場經理崔鵬從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的角度與參會代表進行了分享與交流。崔鵬表示,工業大數據的未來是從智能終端設備到企業系統。NI通過提供一個完整的平臺化系統設計方法,以快速構建面向工業互聯網的分布式監控與工業大數據系統,幫助企業快速實現工業大數據采集、分析和信息挖掘。同時,NI作為工業互聯網聯盟(IIC)會員之一,是目前唯一一家提供數據采集與在線監測智能系統的供應商,已經率先與思科、IBM、GE等國際領導廠商共同合作,目前正和工信部確定的部分國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進行合作,以推動更多工業4.0項目的落地實施。
工業大數據應用制造沙龍匯
沙龍活動期間還舉行了“無界智客”晚間沙龍,與會嘉賓就“制造企業的大數據應用價值”展開主題討論。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IMS研究中心主任李杰,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賀東東,美國國家儀器(NI)行業市場工業物聯網經理崔鵬,長安汽車首席專家馬軍以及陸薇教授分別就該主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三一高級副總裁賀東東認為未來制造業企業一定會打破企業、車間邊界,不能再在圍墻內搞生產制造,一個客戶的需求可以調動全社會的機床協同制造,包括以后購買設備,可能購買的就是使用權。不管未來商業模式走多遠,從現在起,把所有的經營對象、過程、產品等盡可能地數字化。以收集數據、利用大數據去做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非常有益的手段。
最后,參會代表一同參觀了享譽盛名的三一智能制造車間——亞洲最大的智能制造廠房——“三一重工18號車間”,以及三一重工“ECC企業控制中心”賀東東介紹,三一從研發創新到全產業鏈制造,從打造數據驅動的智能體系到實現自己的工業信息物理系統,三一用行動證明戰略的成功是需要實力的支撐與驗證的。產品的智能化、制造的智能化、服務的智能化、產品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是支撐三一智能制造轉型戰略落地的四大應用實踐。通過智能化生產改造,18號車間創造了一小時下線一臺泵車的“三一速度”,而之后建立的臨港產業園,更是創造了5分鐘下線一臺挖機的速度。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