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手機oppoR9火熱發布,早在微博圈、朋友圈出現過的oppo新旗艦,此次正式發布立刻掀起了一股討論熱。網上的真機體驗報告占了不少版面,仔細看會發現,其中都提到了一點“指紋識別夠快”。其實對于指紋識別我們并不陌生,因為在蘋果5代上就已經開始運用。隨著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價值也隨之增加,隱私和防盜工作更加重要。因此指紋識別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同時不少弊病也日漸顯露。
“指紋識別”運用廣泛
通常來講,我們理解指紋識別,就是通過指紋接觸按鍵,內置傳感器做出反應,通過身份驗證之后,進行程序操作。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獨一無二性,這樣的設定,使得機器在操作時進行特定的身份確認,從而保障機器內部的隱私和安全性。指紋識別技術涉及眾多學科,包括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數學形態學、小波分析等。目前,由于每次按指紋角度和力度產生都會有差距,所以指紋識別技術的關鍵在于如何正確提取指紋,也因為這一關鍵問題給該技術帶來不少麻煩。我們經常會看到關于指紋識別技術的負面消息,例如,利用克隆的假指紋進行身份破解,或者指紋識別一直采集不正確導致使用者本人無法打開機器鎖機的問題。
指紋識別按鍵內部“解剖”
目前,指紋識別技術在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我們可以在駕駛培訓時看到指紋錄入信息,公司的指紋登記考勤,或者智能家居的指紋門禁。可想而知,指紋識別技術給大眾帶來安全感,也有不少問題。目前較完善的指紋識別技術是第三代生物射頻指紋識別技術。據了解,這種技術是通過傳感器本身發射出微量射頻信號,穿透手指的表皮層去控測里層的紋路,來獲得最佳的指紋圖像。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指紋因出汗、臟等原因而識別不了的問題。而且這種指紋敏感器的識別支隊人體皮膚有效果,從而杜絕了3D假指紋。因為射頻傳感器可產生高質量的圖像,因此射頻技術是最可靠,最有力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高質量圖像還允許減小傳感器,無需犧牲認證的可靠性,從而降低成本并使得射頻傳感器思想的應用到可移動和大小不受拘束的任何領域中。
指紋識別模組
指紋識別技術在保障真實安全性的同時,也需要擁有快速識別性能。3月17日,匯頂科技在深圳舉行發布了由其自主研發的活體指紋識別解決方案。據了解,新一代全系列指紋識別芯片算法經過優化,其最快解鎖速度堪比眨眼。在亮屏狀態下,最快解鎖速度僅需0.2秒,滅屏狀態下也只需0.3秒。如此快的識別性能,不知道能否與oppoR9媲美。筆者有一疑問,這么快的識別過程,會不會更加忽略細節,從而造成識別不精確呢。
對于指紋識別,消費者當然希望是“快準狠”三個字。小米剛出的5代,也運用了指紋識別技術,有不少消費者調侃,這么小的接觸鍵,指紋還能識別準確嗎。大多數消費者對于傳感器是沒多少概念,有這樣的疑慮不足為奇。雖然指紋具有唯一性,但也不可避免會有相似性,如果在讀取兩個類似的指紋時,這項識別技術如何準確判斷,我們不得而知。指紋識別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著,問題不足的及時出現一定程度上促進技術革新。所以相對來說,技術的優缺點共存,一定程度對于技術本身是有利的。筆者十分認同一句俗語“完美的事物往往不屬于這個世界”,“指紋識別”亦是如此,就目前來看,它存在太多不足,盡管不少領域都在運用,但離成熟還有不少距離,而這些不足亦給予了它巨大的發展空間。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