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上演的“人機大戰”,讓人工智能阿爾法狗成為焦點。圍棋這種被公認為最難的棋藝都可以被機器人玩的游刃有余。雖然上一局慘敗,依然不能掩蓋阿爾法狗前三局大勝的光芒,這讓專業圍棋手李世石著實發愁了一把。不過,今天筆者在看到一則報道后,亦頗感憂愁。
據悉,韓國《金融新聞》編輯部已經啟用一名人工智能記者,并且正式投入使用。這臺安裝了人工智能記者程序的電腦,在報道股市行情時,基于韓國證券交易所數據,只需短短0.3秒就可以寫出相關報道。并且一半讀者不知道是由機器撰寫。在2014年筆者剛入行的時候就聽說過記者機器人,美聯社早在2014年中旬啟用機器人記者,這種機器人記者每個季度能夠撰寫季度盈利報告類文章3000篇左右。并且會在文章結尾表明“這篇報道是由AutomatedInsights自動生成的?!睋私庠摴酒煜碌挠浾呔庉嫵绦騑ordsmith在必要情況下能夠每秒產生2000篇新聞報道,而且撰寫的文章錯誤率比人工撰寫低的多。
記者型機器人
其實,不光在國外,記者型機器人在我國也有應用,并且成效非凡。2015年9月,騰訊公司旗下,財經頻道推出名為“Dreamwriter”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并且在1分鐘內發布了它編輯生涯的第一篇報道。這篇報道的質量亦十分過關。著名的國內媒體新華社也在同年11月上線“快筆小新”就職于體育部經濟信息部等。這種效率高,錯誤率低,還能兼職多個部門,有的還能中英文互通,令小編深感壓力。據了解,這些記者機器人只需支付第一次購買設置費用,降低了不少人工運營成本。
這對于從事記者編輯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皺C器換人”不光換掉普通工人,文字工作者也在所難免。剛換上人工智能記者的韓國《金融新聞》編輯部里一位主編就表示,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對目前從事新聞報道的記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在未來,多數從事一般性報道的記者都會失業,因此記者應該向深度調查記者轉變,這樣才能不被淘汰。對于這項說法,也有人提出這對于記者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記者完成簡單的文字工作,而記者本身則有更多的時間去寫更加深入的文章。啟用人工智能記者的目的在于將記者從復雜重復化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人工智能撰寫文章
筆者的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有文化的人都可從事記者工作,他可以來自各行各業。其實記者的專業性并不在于寫作,而是在于其在從事的行業領域是否具備專業知識。筆者接觸看來,絕大部分記者編輯來自于傳媒,而這些人員在相關行業領域約等于“菜鳥”級別。那么,用機器人來代替寫作未嘗不可。同樣兩只菜鳥,何不選擇更加“物美價廉”的一方。目前,云計算、大數據等應用發展迅速,如果讓人工智能記者集合這方面的數據優勢,相信在文字編輯這塊,會更勝一籌。機器人另一個優點就是沒有“脾氣”,在人機大戰的較量中,我們見識到阿爾法狗的快準狠,它完全無需顧及其他因素,不會像李世石那樣會將個人情緒帶入比賽中去。同樣記者機器人在撰寫文章時,不會情緒化或者帶個人偏見,對比之下,更加客觀公正。
(審核編輯: 智慧羽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