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全媒體記者在美國芝加哥一間中學參加了蘋果組織的“課外活動”,蘋果現場發布了全新9.7英寸iPad。與上代相比,全新iPad支持Apple Pencil與AR功能,采用全新A10處理器,由于是面向教育市場,支持Apple Pencil能提升學生、教師等在日常使用時便利性,售價僅從兩千多元起,被業界稱為“性價比最高的iPad”。對于不少“果粉”來說,只有一款新硬件發布似乎未能滿足胃口。實際上,此次發布蘋果更著重于教育領域,新iPad只是整個生態中的組成部分,更多是利用應用、AR功能等打造硬件+軟件閉環,并且利用價格上的優惠,來擴大對教育行業的影響力。
從另一方面看,相比智能手機的熱鬧,平板電腦市場近年較為“平靜”。全球各大科技公司通過加入輔助配件以及應用生態,發掘教育市場的潛力,能否令平板電腦在今年有新的市場突破?值得期待。
全新iPad支持Apple Pencil
硬件配置升級
新iPad的造型與上代機身沒有太大區別,硬件上做了升級,搭載A10 Fusion芯片,采用64位臺式電腦級架構,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的性能分別提速40%和50%,池續航時間可達10小時。后置8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1080P視頻拍攝。與去年發布的入門款iPad最大的不同,新iPad支持Apple Pencil。為了支持這支“筆”,蘋果在新機屏幕上進行了優化,提升了書寫的流暢程度。加上起售價為2588元(學校購買售價為2388元起),因此,這款新iPad被業界稱為“性價比最高的iPad”。
這代iPad發布前,Apple Pencil僅適用于10.5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當時蘋果極力推薦將它與iPad Pro一同使用,后者在搭載了iOS 11系統后,手寫筆記、繪圖、圖片編輯、3D設計應用等眾多功能可配合這支“筆”來使用。
然而,由于Apple Pencil是需要另外購買,就讓部分用戶感到“糾結”,10.5英寸的iPad Pro起售價是5188元,若再加Apple Pencil和外置Smart Keyboard,價格已需7000多元,與一臺中端價位筆記本電腦相仿。除了iPad Pro擁有的特定消費群體,大部分消費者在價格的考慮下,無疑會偏向選擇一臺筆記本電腦,可見蘋果需要擴大旗下平板電腦的銷量,在新iPad上加入對Apple Pencil的支持,絕對是正確考慮。
“筆”的概念用于平板電腦,除了蘋果外,還有微軟。Surface Pen是Surface Book和Surface Studio的標配,也是Surface Pro平板電腦和Surface Laptop的一個可選的配件。Surface Pen的功能與Apple Pencil類似,同樣主要支持繪圖、3D設計、手寫記錄等功能。另外,三星早在其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Note系列中“標配”手寫筆,去年Note 8發布時亦主推全新的S pen,除了常規的隨手寫、畫板、智能截圖外,還具備防水功能。
如今,移動設備都追求機身輕薄,廠商利用“筆”、外置鍵盤等配件來擴展其性能與體驗,這似乎已成為了一大方向。
平板市場有待“挖掘” 科技廠商各出招
目前,在平板電腦全球市場上(來自IDC數據)占據前三位的分別是蘋果、三星和亞馬遜,緊隨其后的是華為、聯想。其中,2017年蘋果的銷量達到了4380萬臺,占據了平板電腦市場的26.8%,而三星與亞馬遜分別是15.2%與10.2%。
最近蘋果亦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iPad銷售收入5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iPad的平均銷售價格為445美元,略高于2016年同期的423美元。業界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iPad Pro銷售價格拉高了iPad的平均售價。
盡管在這一市場上,iPad系列已占據主流位置,但無可否認,近兩年,迫于大尺寸屏幕智能手機的壓力,平板電腦的市場顯得疲軟。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的數據,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為4960萬臺,同比下降7.9%,這已是連續13個季度下滑。因此,如何提升消費者對平板電腦的購買欲望,以及更新換代的需求,是廠商亟待考慮的問題。
顯然,這次蘋果對iPad硬件升級,支持AR功能、增加多種教育元素,更亮出“學校購買價”,就是希望利用性價比,來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群體。
與蘋果不同的是,盡管Surface支持屏幕觸控,但是微軟更多地將其定義為二合一的電腦,并且是主導用戶結合外置的鍵盤使用,系統也是采用windows操作系統。顯然,微軟是有意將平板與傳統筆記本電腦結合,打造一種新形態的PC。盡管iOS 11在iPad上的應用許多功能已與MacOS類似,如多任務處理、文件管理、新Dock等,但是兩大系統仍獨立運作,從目前各方面來看,蘋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將它們融合。
指向教育市場 硬件+應用打造生態
科技公司總希望能盡量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一直以來,在教育市場,都是各大廠商搶占的市場。目前,在全球教育市場,蘋果、微軟和谷歌是“三足鼎立”。蘋果此次不僅以教育為主題,并且在多個方面下重本:如學校購買新iPad的價格比普通消費者更劃算,從2388元起售;面對教育領域的iCould,從一般的免費5GB升級到200GB。而新iPad支持AR增強現實后,將會有眾多AR的教育應用出現,例如借助AR技術來全方位欣賞世界知名的藝術作品;利用AR技術來了解青蛙的身體構造,并且用Apple Pencil來解剖青蛙等。
這一切,足以體驗了蘋果在教育市場的“野心”。教育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于普通消費市場,早在PC蓬勃發展的時代,蘋果與微軟就一直努力吸引學生群體的注意。蘋果在2010年推出iPad后,不遺余力地向學校推廣該產品和相關應用程序,然而,2011年谷歌推出Chromebook筆記本,由于其價格低廉,在近五年時成為美國教育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教育設備。蘋果與微軟亦不會就此放棄,大家都在努力調整推出迎合該市場的“實惠”產品。
另外,中國市場作為蘋果近年相當重視的海外市場,中國的教育領域也是其瞄準的目標。近三四年,平板電腦等逐漸在我國的教育市場領域普及。與其他市場一樣,我國教育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敏感,記者了解到,除了手機外,目前廣州不少家長都會為小孩添置平板電腦,一方面便于完成網絡上的學習,一方面也方便孩子娛樂,家長們在咨詢記者購買哪款平板較合適時,絕大部分首先關心的是價格。
除了硬件外,在應用生態上,廠商也不遺余力。例如早前的蘋果“編程一小時”活動以及本次推出的“人人能創造”。據悉,它是免費的課程,讓教師能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將繪畫、音樂、影片制作或攝影融合至各個學科的現有課程計劃之中。這個新課程將與“人人能編程”計劃相結合,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熱忱。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利用電子產品來提升課堂效率和教育體驗已成趨勢,相信日后廠商之間的競爭會更為激烈。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