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13年云南省十大科技進展"評選結果揭曉,"太陽能光伏取水技術"成為"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近來來云南省大力推廣新能源太陽能取水技術,在光伏取水系統技術的應用開發方面發展勢頭強勁,致使云南太陽能光伏取水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在國內遙遙領先,形成了一批批優質成功應用案例,例如玉溪市的太陽能光伏提水農業抗旱和人畜飲水工程、富寧縣農村光伏提水之生活用水和牲蓄飲水、西疇縣太陽能提水解決喀斯特山區群眾吃水困難等。光伏取水技術在農業農村方面的應用,將能徹底解決農業干旱、農村案例飲水和灌溉缺水問題。
僅在2013年,云南省光伏取水示范工程正式竣工并啟用的項目就遠超2012年,太陽能光伏取水系統依靠其電池板集聚轉換出的電能帶動水泵取水,將水送至田間地頭。云南省科技廳農村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高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光伏取水示范工程是云南省2013年科技抗旱的主要措施,科技中心工作組選取了15個有水但取水困難的點,安裝了15套太陽能光伏取水系統,累計可解決10個社區12個村民小組7500余人、1700余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和4200余畝農田的灌溉難題。
太陽能光伏取水技術利用來自太陽的持久能源,通過由多塊太陽電池組件串并聯組成的太陽電池陣列,吸收日照輻射能量,將其轉化為電能,為整個系統提供動力電源。再通過光伏揚水逆變器對系統的運行實施控制和調節,將太陽電池陣列發出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驅動水泵,并根據日照強度的變化實時地調節輸出頻率,實現最大功率點跟蹤,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
二、云南太陽能光伏提水之農業抗旱示范工程
在云南省玉溪市高大鄉,由于近年來剛入春,氣溫就開始飆升等原因,導致旱情嚴重。據玉溪市農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月30日,玉溪市庫塘蓄水總量僅為3.47億立方米,與正常年份相比減少了1億多立方米,玉溪市小春農作物受旱面積達66.92萬畝,占目前已播種面積的46.6%。,不能再提供農業用水,尤其是湖邊水稻種植區,只能改種玉米等旱生作物。
由于云南省的旱情嚴重影響著農作物生長和村民的日常生活,此次旱情受到省市等領導的高度重視,因此,由云南省科技廳立項,云南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和玉溪市科技局等部門組織的光伏提水抗旱示范工程,采用深圳天源PSA5500-1光伏揚水灌溉系統,揚程150m,日出水量30m3,解決附近200畝左右的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灌溉問題。
三、太陽能抽水之村民生活用水及牲畜飲水
云南省富寧縣皈朝鎮龍門村從2010-2012年遭遇了連續三年的干旱,人民生活用水及牲畜飲水都是飲用水窯里的水,人民的生活極端貧困,居住環境一直很惡劣。加上連續多年的全省干旱,年降水更加稀少,山區人民的生活用水受到很大影響,水窖蓄滿率極低,部分水窖已經干涸,山區運水問題又成了一個難題。
2012年云南省科技廳了解以上情況后,策劃、克服超高揚程等技術難關在龍門村建設一座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從山下水庫取水,幫助當地山瑤人解決飲水困難。2012年,該項目獲云南省科技廳立項支持,龍江廳長親自協調相關省級部門解決配套資金。
針對龍門村的人民生產生活用水問題,省科技廳和民族事務委員會高度重視,立項組織云南省農村科技服務中心、富寧縣人民政府進行實施。由云南伏施特科技有限公司和富寧縣水務局承建。采用深圳天源SolartechPS26K太陽能抽水系統,通過管道將水從山下河里抽到山頂蓄水池中。揚程300米,日抽水60M3,輸水距離1100米。解決山瑤群眾800余人、330頭大牲畜飲水問題,為山瑤人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