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成為媒體焦點,美針對中國的技術知識領域,不斷制造各種壁壘,其目的是為了壓制“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2015年3月兩會上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這些領域的核心即智能控制技術,如何發展我國本土的智能控制技術?2018年4月20日下午,深圳國匯大酒店福田廳展開了一場關于“智能控制技術”的高端論壇,來自智能控制相關產學研用專家200多人出席了論壇并展開激烈的腦力激蕩與碰撞,智慧四濺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商機。
本次論壇的全稱是“第二十屆智能化技術應用創新高峰論壇——智能控制技術”,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市智能化學會和智能化網承辦。14點10分,深圳市智能化學會秘書長石錫銘向大家致辭,他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從不同地方趕來參加論壇活動,并同時宣傳論壇正式開始。
現場一角
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ADI)市場部經理于常濤首先上臺作“ADI設備狀態監控解決方案”主題演講。他說,近年工業4.0和物聯網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傳統的工業控制和工業自動化也向著智能化、安全、高效、節通、互聯的方向邁進,ADI致力于從這些方面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有效幫助設計工程師開發能效和產量最高的電機驅動和伺服控制系統,提供豐富的連接解決方案,滿足最苛的安全標準,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助客戶在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ADI是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數據轉換和信號處理技術全球領導廠商。于常濤先生的演講深入淺出,從他的演講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專心、專注、持續創新的ADI企業形象,值得在場的所有企業家、學者學習。
于常濤演講“ADI設備狀態監控解決方案”
第二個登場的是深圳利爾陽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仇建波先生,從醫出身的他而今是一名高空機器人領域的資深專家、企業家,他針對“人工智能中的神經反射”與智能控制中的關系和應用進行了分享。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正應泛應用在工業互聯網的各個方面,與互聯網中樞神經系統結合產生大腦、與互聯網聽覺神經系統結合產生聲音識別系統、深度學習與互聯網視覺神經系統結合產生圖像識別系統、與互聯網運動神經結合產生智能制造/智能駕駛/云機器人等應用、與互聯網感覺神經結合產生了邊緣計算、與互聯網神經網絡結合產生了虛擬助理產品及應用等。他認為,神經反射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將對基于互聯網的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新商業模式,智能城市建設等領域產生廣泛影響。
仇建波——人工智能中的神經反射
接著,AllGo聯盟主席/深圳市勞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鐵軍為現場來賓分享了“AllGo低功耗物聯網協議及應用”。張總上臺的第一句話是:如果沒有自己的通信協議與芯片,就不能算是物聯網大國,不僅震撼全場,還帶給大家許多思考。ALLGO作為中國人設計的超低功耗局域網無線通信協議,其核心技術在于減少帶寬占用、減少轉發級數、實現低功耗和快速響應。AllGo在國內外的聯盟企業已經超過300家,涉及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能酒店、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慧養老、智能硬件、遠程抄表、電工電氣等。
張鐵軍- AllGo低功耗物聯網協議及應用
倍通檢測是我國最早從事第三方檢測的民營企業之一,總裁兼董事長鄧華麗作為叱咤商海的巾幗英雄,不僅是今日論壇的主持人之一,還為大家做了“智能制造的檢測”主題分享?!柏灅恕睂τ谄髽I來說就是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目的是為了建立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規范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引導,指導和幫助企業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對知識產權的科學管理和戰略運用,提高國際、國內市場競爭能力。剛剛閉幕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并推出若干舉措。倍通檢測集團將協調中國的智能制造企業在“貫標”上多做有價值的實踐,幫助中國的智能制造企業走向國際、引領國際。
鄧華麗-智能制造的檢測
短暫的茶歇后,知性養眼的美女——深圳海岸語音技術有限公司趙璟女士為大家進行“讓機器像人一樣理解聲音”的主題演講分享。語音識別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涉及領域如信號處理、模式識別、概率論和信息論、發聲機理和聽覺機理、人工智能等等;正逐步成為信息技術中人機接口的關鍵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與語音合成技術結合使人們能夠甩掉鍵盤,通過語音命令進行操作。語音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競爭性的新興高技術產業。海岸語音專注于聲學矢量傳感技術,歷經8年研發,致志于將聲矢量技術帶入各種消費級場景,為智能機器打造新一代的必不可少的機器耳朵。他們研發的VecSense智能聲矢量傳感技術是全球領先的聲矢量傳感技術,它首次將聲矢量傳感技術小型化、低成本化,也是第一款消費級聲矢量傳感器,通過一顆傳感器便可同時采集聲壓和方向信息,為智能機器增加語音交互界面如增加一個麥克風般簡單。
趙璟-讓機器像人一樣理解聲音
最后一個參與主題演講的專家是教育部現代設計與制造網上合作研究(上海)中心主任戴旭東博士,他重點圍繞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領域的知識服務,如何幫助企業或創業者解決產品智能化設計開發過程遇到的各類技術問題。
戴旭東博士-設計知識服務+互聯網
主題演講的嘉賓來自不同的智能控制技術研發、設計、應用和市場機構,他們長期植根產業一線,不僅有十分深厚的行業底蘊,還將長期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為大家帶來一道道技術與知識的饕餮盛晏。
終于等來了大家翹首期盼的嘉賓互動環節。
參與互動的嘉賓包括:深圳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深圳市智能化學會理事長曹廣忠博士、ADI市場部經理于常濤、AllGo聯盟主席張鐵軍、教育部現代設計與制造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戴旭東博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節能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林信南博士、人工智能研究會會長江海濤等6位。他們的研究全面覆蓋智能控制技術的產學研用各個方面,有極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圍繞“智能家居的控制技術”這一話題,主持人李鵬先生針對智能控制的核心知識產權、促進智能控制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智能控制落地到應用最大的阻力、對于智能控制方向的初創公司最重要的資源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題目和答案的選擇上都比較尖銳,嘉賓從不同角度展開熱烈互動,臺下的觀眾也頻頻舉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時不時還獲得陣陣喝彩,工作人員通過不停地傳遞話筒,把論壇推向了高潮。
互動環節一角
嘉賓互動結束后,部分與會嘉賓走上臺前,合影留念。
部分來賓上臺合影
18:30,“中智杯”頒獎盛典正式開始。來自智能控制技術領域的精英們共計30家,獲得新秀企業獎、新銳人物獎和卓越功勛人物獎等獎項。深圳市智能化學會從2017年起組織了“中智杯”評獎活動,與各大機構、聯盟、社團展開合作,采用推薦制度,表彰為智能化技術事業作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
頒獎環節一角
眾所周知,芯片的制造工序非常復雜,代表了人類最高的工業水平,也被稱為工業制造的皇冠、電子工業的食糧。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也歷經多次半導體技術振興,但在世界主流芯片市場上至今尚無一席之地。芯片技術也是智能控制技術的核心,習總書記也說: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本次論壇上大家看到各種成績的同時,許多嘉賓也表達了心中的沉重之情,大家也互勵共勉今后繼續努力,相互賦能,真抓實干,不辱使命,為推進中華民族智能控制技術的整體發展而努力,助力“中國制造2025”早日實現。
本次論壇還得到了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節能委員會員、深圳市鐵路技術研究會、AllGo聯盟、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倍通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利爾陽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伺服有限公司、深圳市邁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順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動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智能化網、《深圳特區科技》、《工控智能化》、《儀器儀表智能化》,智匯工業等媒體進行了大量宣傳與報道。在此表示感謝。
最后我們再來盤點一下本次論壇的嘉賓與觀眾吧,實到213人,均為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其中博士16人,教授5人,副總經理以上高管72人,智能控制技術高級開發人員49人,管理、研發、技術、市場規劃人員。
下一場,11月,再見!
文來源:智能化網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