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是一個發展中的公司,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守、升級,所以我從幾年前就開始說三個三分之一并且堅持到現在。”最近機床行業剛剛連續經歷了幾起兼并重組事件,作為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輪值理事長,又是上市公司董事長的龍興元,最近在北京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18)上一亮相,就為媒體所聚焦。
堅守的主業
所謂“三個三分之一”就是指秦川在主機、零部件、機床服務業三個方面齊頭并進。而讓龍興元最為驕傲的還是第一個三分之一,即“數字制造工藝裝備鏈”。今年4月在上海的2018CCMT展會上,秦川就成系列地展出了這個鏈條上的產品,從這次CIMES2018展臺的整體布局來看,“數字制造工藝裝備鏈”仍然是其主打。幾個月前,龍興元親自領著記者逐個鏈條參觀,這次又如數家珍地介紹最新進展。
所謂“數字制造工藝裝備鏈”,是指為用戶提供系列工藝技術和成套智能裝備。秦川機床針對新能源汽車自動變速器齒輪(箱)的數字加工裝配檢測,打造了包含精密復雜刀具、工裝夾具、金剛滾輪、高效高精度齒輪加工機床、齒輪測量儀器在內的汽車自動變速器齒輪(箱)數字制造工藝裝備鏈。
記者在展臺上看到這次重點參展的一臺機床,定制化高端制齒產品YKG73100數控成型砂輪磨齒機。據介紹,這是一臺用于漸開線圓柱齒輪加工的高精度磨削機床,可以滿足風電、船舶、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冶金、礦山等行業的齒輪加工需求。負責該臺機床展出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這是在以前數控磨齒機的基礎上進行的升級更新,且為首次展出。
除了主機之外,秦川的“數字制造工藝裝備鏈”還包括測量儀器、刀夾具等。GMC400齒輪測量中心是最新一代技術成熟、高端配置的齒輪測量中心產品,用于齒輪類零件、齒輪加工刀具、渦輪蝸桿、復雜型面零件的各項加工誤差的全面檢測和分析評價。負責該產品展出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這些量儀主要是在西安研發生產的,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秦川集團漢江工具所展出的齒輪刀具,包括滾齒刀、車齒刀、剃齒刀、拉齒刀及插齒刀等系列精密復雜刀具產品,不僅一部分供集團內部需求,很大一部分供應集團外客戶。由于其產品精度高,技術含量高,受到市場青睞。
在秦川“數字制造工藝裝備鏈”中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秦川QCNC6850數控系統。據了解,該系統是秦川綜合國外先進技術及其使用經驗,由自己研制的,目前用于集團主機的配置,下一步有望產業化。
零部件板塊
“齒輪機床一年做5~10億元就非常好。在我的理解,機床行業不是拿來做GDP的,它是基礎產業,是拿來解決生產問題的”,作為執掌秦川多年的企業領導人,龍興元對秦川的主業以及整個機床行業都有很深入的思考。
也正是這種思路,龍興元早在五六年前為秦川制定戰略時,就籌劃著要在主機之外做一些相關產業,而與齒輪制造相關的零部件就是他的一個布局。也就是后來明確提出來的“第二個三分之一”,即關鍵零部件制造。以高端工藝裝備研發能力為基礎,移植核心能力,將公司部分產能轉向下游零部件制造領域,形成了包含自有裝備及工藝技術解決方案的獨有競爭優勢,包括機器人減速器、滾珠絲杠、直線導軌、精密齒輪(箱)、液壓元件及系統等,這些基于復雜型面加工裝備技術溢出的關鍵功能部件,形成了與主機產業相互支撐的關鍵零部件產業群,保證了在機床市場形勢低迷的情形下,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2017年,秦川的零部件板塊和主機齊平,其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的銷量已經過億了”,龍興元不無自豪地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據了解,中國機器人行業這幾年進入持續增長期,秦川抓住了這個機會,不斷在機器人行業發力。“秦川目前已經突破了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的研發和設備環節,到今年年底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月產銷將達到2000臺,而到明年3月將實現月產5000臺”。
現代制造服務業
現代制造服務業是秦川的第三個三分之一。“秦川給客戶做生產流程的升級改造,最近我們就提供了一個從軟件到硬件的智能化車間。”龍興元介紹說,“當然我們的現代制造服務還包括機床再制造,以及融資租賃等業務”。目前這個板塊已經培育出從事機床再制造/工廠服務、智能制造集成、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物資配套等一系列服務類企業,未來將實現較快增長。據了解,秦川基于精益管理的發展理念,圍繞工藝裝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為支撐,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通過秦川融資租賃公司和保理公司,打通集團內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通道,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打造了具有秦川獨特優勢的精密復雜機床工具產業生態,進而確立了“技術+產業+金融”的發展新模式。
“秦川的風格是有事抓緊做,少說多做;很多事情做完了再說,沒有做的事,不說。”秉持著這種一貫的實干風格,龍興元匆匆結束了這次采訪,接待等著他洽談的客戶去了。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