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是機械零部件加工的母機,它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對產品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衡量機床的質量需要考慮的是多方面的,不僅要重視工藝性、系列化、通用化、標準化程度等方面,還需要考慮機床是否結構簡單、重量輕、工作可靠、生產效率高等等。那么,機床的經濟指標具體有哪些呢?
1、工藝的可能性
工藝可能性指標,是機床適應不同生產要求的能力。一般的通用機床,可以完成一定尺寸內的個零件工序加工,它的工藝可能性較寬,但是其劣勢則是結構相對復雜,只適應對小批量零件的生產。而專用機床的工藝可能性較窄,適合大批量的生產,對于提升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上都有很好的表現。
2、機床精度
加工精度與表面粗糙度是被加工零件精度與表面粗糙度的保證,因此,機床必須具備一定的幾何、運動、傳動、動態精度。
(1)靜態精度:機床精度中主要包括幾何精度、運動精度以及傳動精度,這些都屬于靜態精度。機床的幾何精度對于機床精度影響很大,因此也是評判機床精度的主要指標。而運動精度是機床工作速度運轉時的幾何精度,因此,幾何位置變化越大,運動的精度越低。而傳動精度是機床傳動鏈末端執行件之間的協調性和均勻性。在空載條件下檢測這三種精度指標,是為了全面反應機床的性能,所以要求機床有一定的動態精度和溫升作用下,記錄零部件的形狀、位置精度。
(2)動態精度:與靜態精度有所不同,動態精度收到影響的因素有主要有機床的抗振性、剛度以及熱變形等。
(3)機床的抗震性:機床上的振動,一般分為受迫振動和自激振動,自激振動的作用下,系統會被迫引起的振動叫受迫振動,自激振動是不受外力影響產生的持續振動。機床的抗震性與剛度、阻尼特性、固有頻率密不可分。
機床的剛度是在外力作用下抵抗變形的能力,機床的剛度越大,動態精度越高。
熱變形主要是因為機床在加工中各個零部件熱膨脹系數不同,而造成機床的變形和相對位移。熱變形是影響誤差最大的因素之一,可以占到70%左右。
3、機床標準化程度
機床的標準化中還包括了系列化和通用化,機床的系列化是部件通用化和零件標準化的基礎,而這優勢推動機床系列化的工作。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