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藥企發布了中年報,根據報告,創新藥的氛圍開始轉化到各各家企業的成績單上。從五年前起在研發投資方向下功夫的藥企,等來了“風口”。在政策、市場、人才、資本等多重因素的支持下,國產創新藥的春天已經來臨。接下來筆者將為大家帶來那些在創新藥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企業。
眾生藥業創新藥研發多點開花
過去一年來,眾生藥業連續多個創新藥項目獲得CFDA批件,同時還有數個在研創新藥項目取得突破,這一成果令市場對其刮目相看。近日,眾生藥業還與鐘南山院士在新藥臨床試驗方面建立了合作,以加快推進藥物上市。據悉,8月27日晚間,眾生藥業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藥物名稱為ZSP1273片。ZSP1273是公司與藥明康德共同研發的具有明確作用機制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甲型流感及人禽流感。
復星醫藥創新藥“增色”半年報
復星醫藥8月27日晚間發布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97%。其中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多個創新藥儲備形成梯隊則成為半年報增色“利器”。復星醫藥持續加大包括單克隆抗體生物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小分子創新藥等在內的研發投入。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研發投入共計11.88億元,同比增長89.82%;其中,研發費用7.09億元,同比增長53.69%。據悉,在小分子創新藥領域,復星醫藥首個實現中美雙報的小分子化學創新藥FN-1501注射劑已分別在美國和澳大利亞開展臨床試驗。
康弘打造創新藥“中國方案”
康弘藥業作為“中國創造”的代表性企業,朗沐出色的創新力不僅成為拉動康弘藥業業績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也代表中國創新藥躍升全球市場。據悉,上市伊始,朗沐就憑借其眼科治療領域的突出表現,多次驚艷國際重要學術舞臺。
恒瑞創新乳腺癌靶向藥物治療方法刷新紀錄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1類新藥吡咯替尼憑借2期臨床研究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優先審批上市。行業人士表示,吡咯替尼是首個由中國藥企自主研發的全球新一代HER2(即重要的乳腺癌預后判斷因子)受體抑制劑,其研發上市為全球抗HER2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標志著中國藥企在抗HER2靶向藥物研發方面達到先進水平。
康辰藥業致力于成為國內創新藥研發企業
康辰藥業是以創新藥物研發為核心驅動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名為“蘇靈”,該產品是國內血凝酶類止血藥細分領域的國家一類新藥。公司在產產品和在研產品包括多個國家一類新藥,獲得了43項國內、國際發明專利,并獲得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專利優秀獎等多項榮譽。
百濟神州:中國抗腫瘤創新藥企
百濟神州立足全球的中國抗腫瘤創新藥企,是一家處于商業階段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開發及商業化治療癌癥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公司內部開發的在在研藥物現處于臨床試驗階段,且公司正在中國推廣三種許可藥物(自2017年9月份公司獲得此三種許可藥物的權益,分別是白蛋白紫杉醇、來那度胺、阿扎胞苷)。目前公司已成長為集研發、生產、及商業化能力為一體、并立足全球市場的創新藥企。
編后語
為更好的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發展,未來醫藥行業要以創新藥為主。分析人士判斷下半年板塊加速分化,看好創新藥。隨著下半年起港股生物企業上市、優先審評政策持續推進,A股創新藥行情有望持續維持。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創新藥市場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國產創新藥的表現也并不樂觀。
根據《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顯示,中國目前仍處于第三梯隊,對全球醫藥創新的貢獻大約為4%,與第一梯隊的美國和第二梯隊的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為推動創新藥市場發展,我國還需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制定政策時,除了給創新項目支持以外,還要考慮到一系列配套政策。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