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陜西省發布《關于部分國家談判抗癌藥品降價的通知》,將平臺中正在執行的抗癌藥品價格進行調整,如無異議調整后的采購價于9月1日起執行。本次公布調整價格的國家談判抗癌藥品有8個,8個產品平均降幅為4.69%。其中降幅超過6%的產品有三個,其余五個產品的降幅均在3%~5%之間。
據了解,近年來癌癥研究雖然有很多進展,但發病依然迅猛,數據統計,僅2016年,全球就有1720萬癌癥病例,導致890萬人死亡。癌癥成為人類重要“殺手”,對此,加強癌癥藥物研發迫在眉睫。筆者獲悉,我國,為讓更多癌癥患者用上價格便宜的好藥,我國正在不斷努力,而2018年以來,抗癌藥品價格更是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陜西省此次發布抗癌藥物降價的通知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無不是一個好消息。
在“抗癌藥降價”的大背景下,全國多地的藥采平臺已開始發文要求部分抗癌藥降價。據悉,日前國家醫保局要求此前通過藥價談判進入醫保的抗癌藥再降價后,全國已有8省份發文要求相關藥物降價。
業內表示,自從今年5月份我國對抗癌藥稅收政策調整以后,抗癌藥降價進入“快車道”,另外,伴隨新一輪抗癌醫保接入談判,未來越來越多的的“天價”抗癌藥將通過進入醫保這一途徑進行降價。
隨著癌癥發病率的逐年增長,抗癌藥“海淘”“代購”日漸成為高頻詞。一方面,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藥好藥,另一方面,高昂的醫藥費用卻令人望而卻步。為了幫助“等藥救命”的癌癥患者突破“藥貴”的困境,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在促進抗癌藥降價方面打出了包括抗癌藥降稅、醫保談判、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等一系列組合拳。這些舉措給患者帶來了諸多實惠。
據了解,目前各地正在抓緊部署省級抗癌藥專項集中采購,有的先行地方還積極探索了區域聯盟集中采購,放大市場,激勵企業降價。截至目前,陜西、廣西、江西、海南、河南、廣東、湖南、湖北、四川、山東等15省區市已發布相關文件推進抗癌藥降價。目前一些企業已主動下調部分藥品價格,在甘肅、湖北等地的藥品采購平臺上已可見部分掛網藥品價格下調。
如某藥企日前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局等有關部門落實抗癌藥降稅后的后續措施,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公司積極配合,于7月底承諾將埃克替尼的各省掛網價格進行調整。公司將于2018年9月1日前向各省級藥品招標采購部門申請調整埃克替尼掛網價格,調整后的價格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抗癌藥降價給患者帶來了福音,但是有專家指出,在降價后,如何保障藥物供應也是社會所關注的重要部分。業內表示,在部分“天價”抗癌藥降價前,其藥物普及人群可能僅為少數有錢人,但是在降價且進醫保后,藥物的使用人群有可能呈現爆發式增長,在藥企產能尚未提高的前提下,有可能會出現藥物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國家應該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種被動局面。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