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PLM業務大中華區售前技術總監CTO方志剛在首屆互聯網工業大會上分享案例時指出,西門子在工業4.0時代專注于轉型數字化和智能化,要保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被高效、靈活、快速、保質的交付,傳統制造業企業就必須在研發、生產和交付的過程中保證互通互聯。“我們要時時分析,第一時間回答客戶,創新定制要求,同時考慮成本是不是可以接受、可制造,這個就是所謂的虛實互聯,需要一些大量的仿真來解決問題。”
文字實錄:
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首屆互聯網工業大會上代表西門子,來分享我們作為一個4.0的實踐者,以及供應商這樣一個角色。為了向我們尊貴的客戶,包括像海爾,尤其張總的演講,昨天我們連夜把我的演講改成“黃金圈”,當然我們在青島地區還有其他很多尊貴的客戶,80%都有廣泛和深入的參與。按照黃金圈的邏輯,首先給大家報告一下西門子作為一個傳統的工業企業,在工業4.0時代,專注于轉型數字化和智能化。第二個從三個方面,戰略專注,率先介紹一下,昨天赫爾曼總裁給大家簡單說了一下,我們在成都工廠的一些實踐,我這邊借這個機會展開一點。第三個給大家報告一下西門子對整個生態系統的一些理解和做法。最后,可能非常簡要地介紹一下我們落地的技術,提供西門子數字化企業軟件的套件。
首先,這個昨天大會已經溝通的比較多了,其實簡單來說重復一點,其實在9月份,上個月在波士頓一個分析大會上面提出一個叫消費的民主化,一個概念,我覺得是很好的概念概括了趨勢的發展。就是說消費者幾乎參與到的不僅僅是原來的被動消費,還參與到生產當中去,要求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剛才陳總說的,海爾已經在要求上面,愿景十年之前就提出來了,而且不斷地探索,我們也有幸在模塊化一路走過來。
在這個模式里面,今天成功的一些產品工業商業模式無法保證生產發展,昨天張總也提到了三個顛覆,我不多說了。從西門子角度簡單來說,你要搞個性化的定制,其實基本的思路是說將使用階段的數據進行互聯使用,把用戶個性化的要求反饋給研發,其實可以說是多年的一個老思路,并不是特別新的。我覺得挑戰是什么?即使你拿到了用戶個性化要求,小眾社區化,碎片化的需求,你能不能高效、靈活、快速、保質的交付,這個我覺得是需要大家一起來考慮的問題,我們建立網上社區非常方便了,可以做一些互動,但是如何高效、靈活、快速、保質的交付,這是我們傳統制造業企業,必須從研發、生產和交付使用過程怎么去進行互聯的使用,必須考慮的問題。所以對西門子來說,我們覺得不僅要按照時時分析,第一時間回答客戶,創新定制的要求,模塊的變化,可變的模塊,性能要求,成本我們是不是可以接受、可制造,這個就是所謂的虛實互聯,需要一些大量的仿真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叫創新設計,怎么把我們的開放式創新,其實我覺得陳總剛才說的很好,原來我們也從瀑布式開發,變成一個迭代引領式的開發,當然其實挑戰也非常大,智能生產和高速換模,對于我們叫驗證即生產,生產即數據,智能生產其實是這三個環節都打通,并且互聯互通,可以說是實現大規模定制,我覺得說得滿一點是唯一的一個途徑,現在我們可以說為什么大家都在路上,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大家還是三個世界,并沒有真正去做到連通,這個可以說是我們孜孜以求的一個方向。
第二個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西門子也是承載著很多期望,實事求是說,我們從三個方面簡單給大家報告一下。第一戰略專注。戰略的專注昨天赫爾曼總裁也特別強調,我們就專注于我們擅長做的事情,西門子首先是在自動化和電氣化方面有非常廣泛的基礎,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在新的時代,其實是在07年就提出來了,我們的工業需要進入數字化的領域,融合產品生命周期和生產生命周期。這和海爾說的產品智能化是不謀而合的,這樣快速的根據個性化要求進行快速交付。這一方面,07年開始西門子并購了UGS,以UGS為平臺,也做了一系列甚至可以說是眼花繚亂的收購,思路還是非常清晰的,一方面是物理世界的,P的世界,進一步來投入一系列研發的整合。整合的一些成果后面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除了自下而上的一些,自上而下也做了一些工作,參與了4.0,物聯網聯盟等等這些。特別強調一點,昨天主持人一直強調中國、德國、日本、美國,我想給大家補充一點,西門子不僅僅在德國做了很多工作,在中國,甚至在美國,也是美國制造業復興聯盟的唯一一家工業軟件的提供商,我想介紹西門子不僅僅是中國的、德國的,同時也是美國的,也是世界的一個布局。而且根據2025戰略,我們目前專注于三化: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我們希望在數字化能夠延續我們百年老店一貫的傳統,這是戰略專注方面。
第二個率先的垂泛,我們安貝格工廠一個簡單的視頻,昨天赫爾曼先生給大家播放過了,時間關系我就不再重復了,我想在過去一年多也有很多不同的場合也都在優酷上面可以找到,我直接跳過去。它的效果,在座很多領導和專家也去參觀過安貝格,或者成都的工廠,大家比較深刻的印象一個是它的質量水平,已經完全可以接到6個西格瑪的水平,我們也是允許客戶定制的,而且是年產業批量也是很大的,真正有大規模質量的意思,批量也達到百萬級以上。我們對數字化可以說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講數字化要精益,每天的數據采集量要多大5000萬個,實現了可以說是過程質量全部自動化,全程自動化。尤其是通過這樣,過去十年工人的數量不變,空間也不變,產能就提高了十倍。它的背后總結成兩個雙胞胎,兩項關鍵技術,給大家報告一下。首先是要打造產品的數字化雙胞胎,產品數字化可以說是,我們談數字化企業一個最低的基礎,沒有三維的工程化,談不上企業,更談不上數字化。第二個層面工廠的數字化雙胞胎,工廠遠遠超越產品了,工廠數字化雙胞胎可以看到,有機器人、有物流小車、甚至有數字工人,畢竟還有很多工位還是人工的,所以這樣一個大的系統,整個工廠的系統,這樣才真正地全透明,而且時時地和物理系統能夠反饋,其實有一個案例,比如汽車行業,我們已經做到了你完全可以用谷歌地圖,我們和谷歌合作直接去透視到透明工廠。
兩項關鍵技術。總結為兩個高速公路,第一個就是以SA95框架,作為標準協議打造高速公路,西門子從通訊到一些設備到傳感器都有廣泛的支持。簡單給大家看一下為什么叫PROFINET,是以太網的標準,我們和商業互聯網是天然的,可以互通的。第二個技術以TEAMCENTER為技術打造企業高速公路。我們談十一五,十二五如何如何,我們需要幾大系統,但最后發現整合成本非常之高,我們搞信息化同事們有這個體會,數字化過程是不斷整合的過程。我們這個廠有三十多年歷史,也是不斷地在做信息化工作,從比如說車間管理,從ERP真正開始,真正我們打造數字化工廠十年前就開始了,一路不斷實現整合,從2013年開始,大家發現還是很有一定示范效果,這是西門子自身的兩個雙胞胎,兩條高速公路一個打造,實現了一個比較高的高度,比較像工業4.0,實事求是說。
第三個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方面的工作,西門子也是和德國同仁以及國內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尤其是廣大制造業客戶都是多年一起合作,尤其在工業4.0的旗幟下面,最近兩年應該是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說在戰略引導方面,人才培養方面,在實踐方面,現在非常廣泛,我們在航空發動機,航空航天、高鐵、代工,3C產品的代工,當然包括白電、黑電,包括雙星等等這些企業,我們都在分行業做工業4.0的實踐,重點解決我前面提到的問題,如何打通研發和制造。有幾個簡單的客戶成果,我想給大家展示一下。(視頻展示)
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怎么去做到定制化,消費的民主化。第二個是來自航天的一個例子。(視頻展示)
我想放這個,給大家感覺到我們數字化,其實我們學汽車學航天,他們可以說是走在最前面的。像這也是一個技術控,它是通過我們廣泛的技術,它的發射成本其實已經降到中國發射成本的一半以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而且他現在雄心勃勃的計劃,大家知道,一個是帶我們上火星,一個是給全世界人民提供免費的無線,通過它的火箭為基礎。當然中國這塊我們是廣泛參與,其它還有一些本地的研發,尤其是響應中國企業普遍的叫自主可控的一個戰略,其實是西門子通過一些本地的研發,包括青島正在和地區性的政府探討,進行知識產權以及增值的一些開發。
最后我想很快看一下落地的技術,時間關系我就快一點。昨天赫爾曼先生已經展示過這張圖,我把它通俗說叫做“四合”——一個數字化企業軟件套件。這個軟件套件,首先是樓上的軟件是針對客戶產品的,研發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樓下怎么去根據工藝持續地改進,每一個工藝公布,每一個操作如何去更加有效率,更加高質量,更加有彈性,中間其實是個連接的問題,MES,或者西門子我們叫做“制造的操作系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第四塊,一個大的協同平臺,我們如何從原來七八個系統整合成一個系統。其實在軟硬實踐的整合方面,叫做“虛擬調試”,或者“虛擬生產”,這個概念是非常新的,現在我看到主要是汽車這塊做得比較好。主要的思路就是說,在機電軟一體化的調試,在沒有產線,不需要物理產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實現這個調試,現在各地在工業4.0的實驗室,地方政府的支持方面,大家是快速見效的,主要也在實踐這樣一個思路。
有三個方面的重點,當然第一個是研發體系升級,怎么端到端PRM的流暢線,有個CIU告訴我,你們已經過氣了,我說沒有,PRM現在離我們理想的還很遠。第二個樓上樓下兩條信息高速的打造,這個按照西門子的實現一樣。第三個系統整合,這個也是重點的課題。基本上可以是三部曲,橫向集成PRM,縱向集成IOM,然后到真正4.0的階段,端到端的集成,我們需要10到15年時間,真正是把所有的中介零中介,實現昨天張總提出來的愿景和理想。中國響應2025三步走一個號召,也具體地提出來。第一步,建議專注于打造數字化企業,然后在數字化企業基礎上引用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進入智能化企業。總結起來消費的轉型驅動了我們一系列的變化,西門子來采取的主要是三個策略,戰略上非常專注,也率先垂泛,自己也是實踐者,同時我們作為供應商也在極力地打造和推進生態系統建設,在技術的方面,一方面我們有成熟的技術套件,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地進一步研發和并購。所以我也借這樣一個技術,一起協助助力我們中國制造2025。最后,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的極客團隊,數字化雙胞胎的概念。所以我們的總結是,打造數字雙胞胎,助力2025,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經濟網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