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都高度集中于城市中,由此導致城市在諸如能源、水資源、交通、防災、環境、教育、衛生、治安、醫療護理的方面遠遠超過其承載能力,衍生出的“城市病”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出來。而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可以減輕城鎮化帶來的管理壓力。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離不開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那么利用物聯網可以在哪些方面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呢?
的確,在物聯網IoT的幫助下,我們居住的城市正變得越來越有“智慧”。我們所說的智慧城市建設是通過物聯網把無處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體的智能傳感器連接起來,實現對現實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計算等智能處理技術對海量感知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實現網上城市數字空間與物聯網的融合,并發出指令,對包括政務、民生、環境、公共安全等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和智能化決策支持。
建設智慧城市的需要將一些基礎的智能設施通過物聯網卡以及物聯網整合成綜合化的解決方案。比如智能煙感設備,能夠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空氣中的濃煙,一旦發生火災,觸發智能煙感設備能夠及時發出警報同時自動報警,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傷亡以及人員的財產損;如果智能電梯出現故障,被困人員通過電梯中的報警按鈕,工作人員就會通過智慧大樓中的安全管理平臺能夠及時的對被困人員進行營救;如果出現漏水、漏電的狀況,智能水電表能夠察覺到用水、電的異常,提示用戶注意。
舉例而言,藍牙雖支持聲音傳輸且能與智能手機之間有很好的連結,然而該技術在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中,相對較為耗電。Zigbee模塊則能夠做到網狀網絡架構,非常適合使用在家庭監控與自動化應用領域,然而該技術的數據傳輸量在某些使用情境之中則略顯不足。
透過多協議的交互運用,可以有效提升使用者體驗。以智能家居為例說明,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智能門鎖可以利用手機常見的藍牙聯機來解鎖開門;同時,當使用者進入家門之后,智能門鎖可以透過Zigbee與燈具設備聯機,就能夠以智能手機做到燈光的控制。而在系統更新時,則可使用藍牙模塊聯機達到較快速的數據傳輸速度。
智慧城市建設千人千解,但核心技術萬變不離其宗。移動互聯網是“神經”,為城市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物聯網是“血管”,使得城市可以互聯互通;云計算是“心臟”,為城市各種智能化應用提供平臺;大數據則是“大腦”,發動著城市高效運轉的引擎。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