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3D打印已經引發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我國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采取了多項措來推動整個產業向前發展。
3D打印產業受多方重視行業應用細分化趨勢漸顯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在經濟、貿易、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往來日益頻繁。3D打印作為制造業較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都全神貫注的研發3D打印技術,并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
3D打印產業受多方重視
為融入時代發展潮流,我國通過多種措施來支持3D打印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來加強對3D打印產業的扶持力度,這使整個產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邁入新時代后,我國的文化、教育、醫療等各項建設事業都穩步推進,各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有序進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制造2025》政策正式出臺。該文件指出,要加大3D打印等前沿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力度,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這為新時期的3D打印產業升級指明了方向。
2017年12月,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門印發了《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該計劃對3D打印產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工藝裝備生產制造狀況等做出了進一步說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對3D打印產業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隨著多項政策的陸續出臺,全國各地的3D打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出來,其中的一些企業在3D打印產品的技術研發和生產方面投入了較多的精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業績。目前,北京市從事3D打印技術研發、生產與服務的企業達70家以上,這些企業在2017年實現的銷售收入接近6億元。在企業的推動下,3D打印的商用價值逐漸被挖掘出來,其在各領域的應用情況也引人關注。
這些行業細分化應用潛力無限
在政策的引導和業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國的3D打印技術已經逐步發展成熟,由3D打印技術衍生出的設計、軟件、材料、數字制造等新的產業鏈,正在逐步優化傳統制造結構,并構建全新的制造生態。作為一項全新的制造技術,3D打印在及時制造、復雜制造、個性化制造、特殊環境下制造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因而正融入房屋建筑、珠寶制造、模具檢測、牙科正畸、航空航天等多個行業。
目前,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的3D打印與各行業的融合程度也日益加深,其應用場景正逐漸拓寬,行業應用細分化趨勢也逐漸顯現。具體來講,3D打印技術在生物3D打印、汽車及飛機零件制造、工藝品快速成型等領域潛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生物3D打印領域。利用3D打印技術,以生物醫用材料及細胞為新型離散材料,可以快速生產出醫療用具等相關產品。當前的生物3D打印主要集中在醫療輔助模型、做人工假體、做組織工程的支架、做活細胞打油人工器官等四個層面。
在汽車及飛機零件制造領域。利用傳統工藝來生產制造汽車和飛機的零部件,往往需要靠人力操作且耗時較長。采用3D打印技術后,汽車和飛機零部件的生產效率較高且效果較好。尤其是在復雜零部件的制造方面,3D打印技術具有傳統工藝所不具備的多種優勢。
在工藝品領域。工藝品作為一種裝飾用品,往往出現在客廳、辦公室等場景中。運用3D打印技術后,設計師可以不受拘束、自由發揮,很多具有創意的工藝品可以被最大限度的按照設計原貌生產出來,充分體現出藝術之美。
除了這些領域之外,3D打印對其他一些領域的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未來,3D打印產業在多方推動之下,將會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格局。在行業應用細分化趨勢日益顯著之際,3D打印將深度融入多個行業的發展過程,并給這些行業發展帶來許多新的變化!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