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5月18日至20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諸多專家表示,隨著云計算產業異軍突起,必將推動我國新一輪科技創新。
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的云計算產業規模飛速發展,年均增長率超過30%,2015年已達到約1500億元。有業內專家預計,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中國云計算產業將繼續擴張,到2018年總規模有望達到8000億元。
工信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介紹,除規模迅速擴大外,中國云計算的許多關鍵性技術也取得突破,已經進入了應用迅速普及階段。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云計算促進了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從而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18年底,制造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80%,相比2015年底,工業云企業用戶翻一番,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12%,庫存周轉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5%。
而產業巨頭也正加快在云計算領域的布局。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日本軟銀公司聯合宣布,將攜手拓展日本云計算市場。在阿里巴巴日前公布的財報中,云計算業務憑借175%的季度增速頗為亮眼。德意志銀行公布的報告顯示,以2015年營收計算,阿里云營收規模已經超過GOOGle云計算業務,與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組成了全球云計算第一陣營。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