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正飛速的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早年,智能餐廳還停留在機器人送餐,現如今智慧餐廳在各大城市布局,從點餐、付款到取餐全自動。我們在感嘆智能改變生活的同時,也在思考面對這樣迅速變化的市場,食品機械企業也要與時俱進,如何讓商用廚具、炊事設備、廚房設備更符合智慧餐廳需求。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智能化蔓延到餐飲行業。先有機器人餐廳,后有無人智慧餐廳,從菜的洗、切、配、炒到送,實現無人化。2018年初,浙江嘉興中華老字號五芳齋首家24小時無人智慧餐廳落戶杭州;10月28日,海底撈籌劃了3年的智慧火鍋餐廳在北京開業;10月29日,京東旗下首家“未來餐廳”在天津中新生態城亮相。這種新型的經營模式給身處窘境的餐飲企業帶來轉型機遇。
據筆者了解,這兩年面世的智慧餐廳與早些年的智能餐廳略有不同。早先,餐廳購入幾臺機器人送餐員、服務員、炒菜機,就稱為智能餐廳。現如今的智慧餐廳大部分實現了中央廚房的集中配送(洗菜、切菜、配菜、炒菜)、智能支付、智能取餐,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讓機器更智能的服務顧客。數據顯示,進行智能化改造的餐廳(以五芳齋為例),一個月后,實現了營業額增長40%,人效翻三倍的驚人成績。
海底撈不惜投資一億元建設智慧火鍋餐廳更是驚艷顧客。餐廳建有自動控溫30萬級超潔凈的智能菜品倉庫,全程冷鏈直達門店再由自動出菜機全自動上菜,機械手臂會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由機器人送到顧客桌前。智能化餐廳少不了個性化定制,通過對日常顧客點餐數據整理、對比,精準把控顧客的喜好,也給餐廳未來的經營提供參考。個性化定制的餐品能滿足顧客對口味咸淡、進行高達0.5克的精準化配置,實現了千人千鍋。
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成本的提高,餐飲企業用機器代替人力是必然趨勢。阿里旗下口碑還曾宣布未來將幫助全國100萬餐飲商家進行智慧餐廳的升級改造。筆者認為,若干年以后智慧餐廳很可能遠不止這個數字,興許還會更智能。
當下,食品機械中,加工與包裝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但大部分用于工廠車間,需要較大的空間。這些設備在未來依舊適用于大型連鎖餐飲中央廚房的建設。為了適應小餐館智能化發展需求,建議食品機械企業可以設計些小型智能化商用廚房設備,同時關注“智慧餐廳”的理念,讓機器配合互聯網技術使用,實現全產業鏈的無人化、智能化。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