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如何將數字化轉型融入業務戰略和商業模式,成為業界焦點。企業必須堅定的走IT(信息化)—BPIT(流程信息化)—DxT(數字化)這一條數字化轉型之路。
數字化轉型之路的第一個階段是IT(信息化)。這個階段的特點和特征是由軟件包驅動,盡量少的客制化,只要先把業務流程支撐和固化起來。同時面臨的問題和難題是用戶體驗差,信息架構管理困難;而且往往會出現業務部門定義IT系統和IT部門人員自覺比業務部門更懂業務的兩種極端情況。同時,IT難以迅速跟上業務的發展。
數字化轉型之路的第二個階段是BPIT(流程信息化),這一階段的關鍵是EA架構。目前世界500強企業無一不在采用EA架構理論進行企業管理。有效的企業架構,是理解和實現企業IT建設的保障,能有效避免重復投資、信息孤島等現象。
“企業架構是對真實世界企業的業務流程和IT設施的抽象描述,包括企業戰略、組織、職能、業務流程、IT系統、數據、網絡部署等的完整、一體化描述。企業架構反映了企業業務的狀況,并體現了業務與IT的映射關系,能明確各類IT設施對業務的支撐關系。”企業架構可以分為業務架構和IT架構兩大類。其中業務架構包括面向企業內部的業務域架構,面向客戶的端到端架構等。IT架構則包括應用架構、數據架構、集成架構、基礎架構四部分。由業務架構來牽引IT架構,能夠搭建起企業業務戰略與IT戰略之間的橋梁。“通過企業架構,業務部門和IT人員能更好地分工合作,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當企業下達一項銷售指標時,業務部門會主動叫IT參與,確認目標,然后業務部門和IT簽訂績效合約,一起建設和交付。”該套架構是企業業務部門與信息化部門達成共同戰略共識的有效工具。
同時現在各企業信息化正在開展的“前臺,大中臺,后臺”,也是基于EA架構開展的。所謂的前臺,就是經過模塊化梳理的業務流程;所謂的后臺,就是強大的IT架構,這也是信息化人本分工作。所謂的大中臺,則需要很強能力、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投入才能逐漸完成,這是一個較為漫長且持續的過程;但企業也不能在這方面等待,要立刻開始著手做起,例如:單點登錄、定制化Protal、部分信息系統的微服務化和強調用戶體驗的客制化開發等等。
數字化轉型之路的第三個階段是DxT(數字化),這一階段的關鍵是各種新興的數字化技術。涵蓋了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車聯網、AI等關鍵技術。數字化轉型并不等于單純的制造過程信息化,也不只是建立線上渠道、開設電子商城。
“數字化轉型相當于是企業全員做一次數字化的培訓。不僅僅是IT,只有企業對其業務模式進行徹底的重新定義,對組織活動、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塑,數字化轉型才會得以成功實現。”
最后,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企業特征:首先在戰略上關注內外部的用戶體驗,并擁抱顛覆,管控一個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和生態系統;在運營上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持續的自我再造,形成一種鼓勵迭代創新的文化;在技術上通過共享和租賃的模式減少投資,具備敏捷、分析、認知和移動四大特點,從而發揮技術的全部潛力來支持運作。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