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洛陽高新區某鐵路設備有限公司成功地靠自主研發生產出一款擠奶機器人,為破解我國乳業擠奶效率低、微生物污染隱患大等問題出了一份力。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我國乳業從養殖到加工、品質管理、物流運輸等環節都在向智能化靠攏。
養殖環節
動物養殖和鮮奶采集是乳制品生產的基礎,這兩者的智能化升級能讓乳業從源頭開始就提高生產效率。據了解,國內某乳企在其養殖的奶牛耳朵上部署了RFID耳標,記錄專屬健康檔案,部分還配備了更復雜的傳感器。牧場對奶牛的所有動作,包括喂料、擠奶、按摩等,通過數據分析來設定并隨時調整。
河南某鐵路設備公司推出的擠奶機器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目立體視覺系統,能在無人化的操作環境下,進行自動清洗、自動套杯、自動脫杯的標準化擠奶流程。既保障擠奶過程的全程密封,又減少了人工參與,避免出現人體攜帶的細菌與奶牛交叉感染的情況。
加工環節
乳制品的生產過程實現智能化,在整個產業鏈中也極其關鍵。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分離設備、發酵設備、干燥設備、灌裝設備等乳制品加工機械都在往智能化發展。很多乳企都將智能化乳制品生產線應用到了生產過程中,大大提升了生產經營效率,提高安全生產系數,減少人為錯誤。
據悉,某企業為了管理生產,專門設計了一套智能化排產系統,通過在生產設備上輸入產品數量來安排生產,智能化排產系統能自動提示設備的開啟時間,在保證產品按時按量生產的同時確保不會因設備過早運行而造成能源浪費。
品質管理
我國乳業在發展中曾受過重創,因此“安全”、“品質”等字眼是乳業發展的核心關鍵詞。那乳業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品質管理呢?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給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是指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具,以二維碼、RFID等技術為載體,賦予產品可追溯的數字身份碼,對乳制品的原奶收購、生產過程、品檢品控、包裝運輸、銷售售終端等進行精細化管理。追溯體系的建設能有效地推動國內乳制品生產企業提升產品品質管控能力,切實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
物流運輸
進入物聯網時代,傳統的物流運輸也在向智能物流進化。智能物流是指在商品的運輸過程中廣泛地應用RFID、GPS、GPRS等物流信息技術,對運輸過程進行信息化監管。智能物流能通過對物流資源進行信息化優化調度和有效配置來降低物流成本,還能在物流過程中加強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以改進物流服務質量。
乳制品產業鏈應用智能化,首先能提升生產效率,減少人工工作量。其次,使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成為可能。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升級已成為乳業發展新的“風向標”。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將更加廣泛地應用于乳制品行業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乳企要想進一步提升利潤點,就需要完成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