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來各大媒體對3D打印的爭相報道,人們越來越樂意敞開胸懷去擁抱這門新技術。然而,據聯合國調查,在一些相對落后的國家,這些高新科技卻受到種種限制。WIPO在2015世界知識產權調查報告中稱幾乎所有的科技專利來自于逐漸膨脹的高新技術,如:3D打印,機器人和納米技術等,而且百分之75的專利來自于日本,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韓國等國家。
聯合國對此表示滿意,也正是由于近期全球經濟的衰退,這些新技術的發展也成為了一種必要,據聯合國相關部門透露,WIPO最近敦促世界各國大力投資當下能夠促進經濟增長的制造技術。
報道中將3D打印,機器人和納米技術與過去的一些革命性的技術諸如飛機,抗生素和半導體做了詳細對比,發現一些革命性的新技術能夠大力促進商業活動和經濟的大擴張。WIPO認為,如果我們想要擁有一個穩定增長的健康經濟體系,世界各國政府必須在今天大力投資革命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并不像其他幾個高科技,3D打印領域卻頗有不同,在過去20年里,3D打印的尖端技術專利都誕生于美國,德國和日本。美國是獲得3D打印領域專利最多的國家,主要是Stratasys和3DSystems獨占鰲頭,GE和美國國家科技公司占據了前十。其他的一些主要由德國西門子,德國MTU航空發動機公司和德國EOS,也有日本的一些公司比如東芝,三菱,日立。
中國緊隨其后,中國近些年快速的科技發展獲得了世界的認可。從2005年起,中國的一些公司,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組織都占據了全球四分之一的3D打印專利和納米技術專利。
同時,韓國也不甘落后,韓國在最近的APEC部長級會議上指出,國家將立法來全力保護3D打印技術的發展,同時國家加大投資,大力促進3D打印等高科技的研發。
所以,其他的國家要如何趕上進度呢?WIPO指出如何構建健康經濟的竅門:國家政府對科研機構的資金投資,市場競爭力的強化和鼓勵科技革命,強大而良好的經濟市場法案以及公共機構和私人的合作共贏等。
令人振奮的是,目前已有多個國家開始將3D打印投身于國家人才教育領域,這將能夠促進科技創新革命,也將會為未來國際市場輸入更多的技術類和創新類人才。
(審核編輯: 智匯先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