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中國電子學會聯合承辦,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支持的“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期間成功召開。
論壇以“數字驅動,融合賦能”為主題,包含領導致辭、主題演講、成果發布、高峰對話多個環節,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軍人物交流思想理論和分享實踐案例,對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建言獻策,聚焦數字經濟前沿領域新方向、新業態,緊抓信息化發展重要機遇,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浪潮。
河北省委副書記趙一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學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龔曉峰等領導蒞臨本次論壇。
出席本次論壇的知名院士、國內外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韻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鄭志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煜波,未來新工廠執行主席和聯合創始人、中歐城鎮化領導力項目首要歐盟專家尼克萊·彼得森(Nicolai Peitersen),中國丹麥商會總經理倪邁森(Mads Vesterager Nielsen),他山石智庫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李大巍。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劉謙,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宇,軟通智慧首席技術官、軟通智云總經理楊旭青,紫光集團副總裁、紫光云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健,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崇毅,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智慧足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越(按姓氏筆劃為序)等數字經濟領域領軍企業代表出席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由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執行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洪京一主持并介紹與會嘉賓。
河北省委副書記趙一德為本次論壇致辭。趙一德指出,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質量轉變、動能轉變、效率轉變的加速器,也已成為各國競相競爭的新高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做出加強數字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河北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從河北實際出發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舉辦等重大發展機遇,就數字經濟發展做出了一系列的決策部署和行動計劃。他強調,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提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蓬勃發展,網絡協同化制造、個性定制、服務化制造在河北加速推進。他表示,河北正處在數字經濟的關鍵發展時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和國內外企業家為河北的數字經濟發展定向把脈、建言獻策,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河北。
在主題演講環節,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學山作了題為《以融合為抓手推進數字經濟》的報告。楊學山指出數字紅利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泛在的低成本基礎設施,二是泛在的低成本數字處理能力,三是趨近于邊際成本零。他強調,數字經濟本質是融合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必須真實地與各個產業的現代化進程融合,才能切實推動農業、服務業、制造業、建筑業、采礦業等行業的進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韻潔作了題為《未來網絡與5G網絡的機遇》的報告。劉韻潔指出,工業互聯網、全息通信、8K與VR等業務的發展對網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與挑戰,陸海空天一體化網絡、網絡虛擬化、確定性網絡、邊緣計算、網絡人工智能、開放開源等創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正在影響和變革現代網絡產業形態。他強調,未來網絡創新試驗環境(CENI),可為未來網絡、B5G(超5代移動通信系統)、6G網絡相關技術的創新提供基礎環境,有望成為中國網絡創新發展的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鄭志明作了題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困局與突破》的報告。鄭志明回顧了近現代科學發展歷程,提出后牛頓時代的研究重點在于具有非線性、動態、隨機特征的復雜動態系統。人工智能是統計與動態線性學習方法相結合的技術,以此逼近非線性動態系統的不變集。他指出精準智能分為三個步驟,即基于觀測數據的數理表征、基于科學數據的系統表征以及基于系統的行為學習方法,并通過暗物質信息識別分析和信息全局爆發節點分析這兩個案例,詳細介紹了精準智能的應用場景。
未來新工廠執行主席和聯合創始人、中歐城鎮化領導力項目首要歐盟專家尼克萊·彼得森(Nicolai Peitersen)作了題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產聯網運作模式》的報告。尼克萊·彼得森指出,產聯網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它將產品定義、軟件服務和制造即服務(MaaS)聯系在一起,是一種分布式、可互操作、基于開放標準的系統。產聯網降低了生產制造門檻,通過分布式生產系統,企業生產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未來,通過產聯網創辦制造企業將如同創辦軟件企業一樣便捷。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煜波作了題為《數字人才驅動下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報告。陳煜波梳理了我國數字人才的整體情況、行業分布、行業流動,以及重點行業的人才區域流動動向。他提出,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人才在數字人才中的占比逐年上升,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人才在數字人才中的占比呈現出下降趨勢,數字人才呈現出向北上廣深杭成等中心城市聚集的趨勢。
中國丹麥商會總經理倪邁森(Mads Vesterager Nielsen)作了題為《丹麥在華企業的數字化營銷平臺》的報告。倪邁森分享了樂高(LEGO)、丹麥皇冠(Danish Crown)、哥本哈根皮草(Kopenhagen Fur)三個丹麥企業在中國的電商案例。他提出,外資企業對中國電商市場了解不充分,在諸多方面面臨挑戰,應加強與中國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建立電商結構化框架,創造互利互惠的電商環境。
之后的成果發布環節,中國電子學會研究咨詢中心主任、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秘書長李颋發布由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依托中國電子學會專業研究團隊編制的《全球產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及方向研判》。該報告結合國內外領軍企業的具體實踐經驗,對全球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趨勢、面臨問題、布局特征、典型模式、主要方向等做出研判。
高峰對話環節由他山石智庫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李大巍主持。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劉謙,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宇,軟通智慧首席技術官、軟通智云總經理楊旭青,紫光集團副總裁、紫光云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健,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崇毅,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智慧足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越(按姓氏筆劃為序)圍繞“共創數字化轉型新生態”這一對話主題,進行了充分、熱烈的研討與交流。
本次論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發展數字經濟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作為國際化、精品化、特色化交流合作平臺的資源集聚效應,邀請數字經濟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軍人物,共同探討數字經濟發展前沿趨勢,分享國際國內產業發展理念,論壇契合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部署,將有力推動數字經濟成為河北調結構、轉方式的新引擎、新動力。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