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龍蝦、喝啤酒,是揚州人夏季生活中最受歡迎的方式,對青島啤酒揚州公司而言,夏季也是市場銷售的“黃金期”。
“現在只愁市場不夠大,不愁人手不夠多了。”記者在青島啤酒揚州公司看到,偌大的生產車間里,只有為數不多的工人,全自動化的生產線上,一瓶瓶啤酒“魚貫而出”。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田宏元談起企業的“旺季備戰”信心滿滿地說,公司已開足馬力全速運轉,確保旺季到來生產旺、銷售旺。
“要是放在前幾年,現在這個時候,恐怕連管理人員都要‘奔赴’一線。”田宏元介紹說,啤酒生產從驗瓶到灌裝都需要人,過去,在老廠區時代,公司每年都會遇到“幸福的煩惱”,訂單少了發愁,訂單多了也發愁,因為生產旺季恰恰是用工高峰,就算加工資也很難招聘到足夠的熟練工人,有時候公司全員到一線也不夠。
“現在,運用智能機器人,問題迎刃而解。”在生產線,田宏元指著一臺臺快速運轉的機器人介紹道:“這是全自動空瓶驗瓶機,一臺就能減少用工16人,還有效避免了人為因素導致的空瓶檢驗質量波動;這是智能碼垛機器人,一臺能減少用工8人,而且可大幅降低紙箱搬運破損率;這是能源計量mes系統,可有效避免人工記錄的偏差……”
全自動空瓶驗瓶機
智能碼垛機器人
“工人現在所要做的主要是現場維持,其他工作都靠機器人完成。”田宏元告訴記者,近幾年用工荒越來越嚴重,企業發展受到的制約越來越大,為解決這一問題,青島啤酒揚州公司以“退城進園”和新廠區落成為契機,2014年專門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智能化、信息化建設,實施“機器換人”,包括引進全自動空瓶驗瓶機、智能碼垛機器人,增加紙箱成型機、糖化自動控制中心、發酵自動控制中心、能源計量mes系統等。“現在,用工雖大幅減少,但一次性生產能力提高了1.5倍。”田宏元掰著手指頭細數起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的好處。他介紹,因為嘗到了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的甜頭,去年,“揚州青啤”繼續投入700多萬元進行智能化生產優化提升。而今,“揚州青啤”在智能化、信息化生產方面已走在了全國啤酒行業的前列。
“在無法繼續依賴人口紅利的今天,‘機器換人’將成大勢所趨,尤其是對那些長期出現用工緊缺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講,以機器替換人工顯得相當迫切。”市經信委副主任趙寬安介紹,今年春節后,市經信委機械產業處開展了為時兩個月的調查,調查顯示,全市現擁有75家企業、166項工業機器人需求。如果每個項目產生8臺機器人需求,這將超越目前全市1200臺工業機器人保有量。“此前預計我市機器人需求每年會以30%的速度增長,此次調查發現,實際需求遠遠超出預期。”
企業發展所需,也是國家戰略所趨。記者了解到,搶抓國家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的機遇,揚州也制定和出臺了相關政策,對“機器換人”給予資金等貼補。今年還正式啟動了“揚州機器換人”計劃。廣陵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搶搭政策東風,如今,該區不少傳統企業都在實施技術改造,利用機器手、自動化控制設備或流水線自動化加快“機器換人”步伐。
記者了解到,2014年至2015年,廣陵區企業技術改造較以往呈明顯增長態勢,在進行技改項目備案的企業中,總投資100萬元以上的規上企業有18家,技改總投資達8.44億元,其中技術設備投資達4.88億元。青島啤酒“年產20萬千升啤酒質量安全控制與溯源技術生產線”、中鐵寶橋“年產6萬噸大型鋼橋梁正交異性板單元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等技改項目的實施,不僅大大加快了企業“機器換人”的步伐和智能制造水平,還大幅拉動了企業經濟效益。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