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廈正式竣工,成為中國第一高樓、現今世界上第二高樓宇。據了解,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采用了上百臺電梯,其中3臺最高速度甚至達了18米/秒。為在上海中心超高速和超高行程電梯中,實現平穩快速的乘梯體驗,施工方大量運用了多種轎廂調節新技術。其中,不乏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上海中心大廈
在電梯超高速行駛時,會產生氣壓的變化,極易引起人體不適,最常見的就是類似坐飛機時的耳鳴現象。為此,大廈施工方首次運用了轎內氣壓調節裝置最新技術。
據悉,轎內氣壓調節裝置,也叫耳壓裝置,可以通過內部傳感器感應裝置,實現自動化感應與控制,自動調整轎內氣壓,避免電梯高速上下運行引起轎廂內氣壓的大幅波動,有效降低乘客的耳部不適感,確保了乘坐超高速電梯的舒適體驗。
另外,為防止惡劣大風天氣下大樓搖擺可能造成的電梯曳引鋼絲繩與井道內其余部件的碰擦,影響電梯正常運行,施工方還引入了電梯鋼絲繩晃動探測裝置技術。該技術通過傳感器感應裝置,對電梯井道內鋼絲繩的運動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一旦鋼絲繩的晃動狀態超出設定值,電梯即會自動報警并停止運行,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
杭州井筒式地下停車庫示意圖
杭州現全國最深井筒式地下停車庫開放
最近,杭州首個井筒式地下停車庫對外開放,這個號稱全國最深的井筒式立體車庫有150平方米大小,有一層樓高。它的3個出入口,對應3個停車井筒,每個井筒地下有19層,深度達34米,能停38輛車。三個井筒加起來可停122輛車。
所謂井筒式,通俗講就是在地下挖了一口井,讓車子順著電梯停到地下。簡單說,就是把地面上的電梯式智能化立體車庫,埋到了地下。建設方工作人員說,每個井筒都裝了一套垂直升降停車設備,可獨立運行。
井筒式停車庫從下往上看時的圖片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提升機構的升降和裝在提升機構上的橫移機構,將車輛或載車板升降到指定層,然后用安裝在提升機構上的橫移機構將車輛或載車板送入存車位;或是相反,通過橫移機構將指定存車位上的車輛或載車板送入提升機構,提升機構降到車輛出入口處,打開庫門,駕駛員將車開走。
而在電梯升降控制系統中,就需設置各類安全運行裝置,包括聯鎖、行程、限位開關等電氣安全傳感裝置。例如緊急停止開關,可在發生異常情況時能使停車設備立即停止運轉;當開關出現故障時,超程限位開關可使設備停止運轉,從而防止超限運行等。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