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國內最早的獨立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以被“同門師兄弟”91金融收購的方式,為自己“中國眾籌先行者”的身份畫上了句號。
點名時間CEO張佑Peter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宣布了這個消息,“謝謝所有曾經參與過這個夢想的項目團隊、投資人、同事伙伴……交棒給91之后請大家繼續支持他們,后會有期?!?/p>
張佑口中的“這個夢想”始于2011年7月。當時,被視作眾籌鼻祖的Indiegogo和Kickstarter相繼創立,眾籌(crowdfunding)這一概念開始在美國升溫。打著“中國版Kickstarter”的旗號,點名時間誕生了。
初嘗智能硬件的甜果
早期,點名時間上的眾籌項目大多是文化創意類項目?!洞篝~海棠》《十萬個冷笑話》(動畫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漫畫)都曾是點名時間上的明星項目。其中,2013年6月上線眾籌的《十萬個冷笑話》是點名時間第一個籌款超過100萬的項目。
熟悉張佑的人介紹說,張佑是一個儒雅的臺灣人,比較重視個人形象,骨子里有一股文藝范兒?!包c名時間的辦公室被他裝修的像一個文藝咖啡館”。但幫助點名時間迎來它黃金時期的并非是張佑最初傾心的那些文化創意類眾籌項目,而是智能硬件。
2013年11月,張佑宣布點名時間轉型為智能硬件首發服務為主的眾籌平臺。轉型前后的一段時間,張佑親自參與上線了3款智能硬件的首發眾籌,分別是bong智能手環、iKair空氣監測膠囊、Betwine游戲養成智能配飾。在他眼里,這些智能硬件都有可能成為爆款,他稱呼它們為“超級項目”。
那段時間是張佑和點名時間最幸福的一段時期。宣布轉型之后,媒體、項目、投資者蜂擁而至。甚至,在公司旁邊的咖啡館與張佑談了3個小時,經緯中國就當場決定投資了。
手握經緯中國和英特爾的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張佑和他的點名時間底氣更足了。陸陸續續又推出了幾款超級項目——Lemon智能體重計、AutoBot車載OBD、Cuptime智能水杯,而和之前的項目一樣,它們的背后都有張佑親自參與的影子。
曾與張佑有過四五次照面的iKair前COO張嘉嘉回憶道,“張佑對科技產品有自己獨到的感知和靈敏的嗅覺。他會親自把玩這些智能硬件,并且與它們的團隊交流產品的優缺點、使用感受,以及App開發、工廠生產情況等等。”
轉型和智能硬件的火熱的確讓點名時間享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甜蜜期。數據上也能看出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定位于“全品類眾籌”的點名時間,完成項目755個,平均參與人數80人,其中超10萬的項目14個。在轉型為“智能硬件首發平臺”后,短短10個月,點名時間完成245個項目,平均參與人數357人,超10萬的項目43個。
大洋彼岸的老師
大洋彼岸的美國,作為點名時間的“老師”——Kickstarter同樣迎來了自己的頂峰。后來居上的它趕超過Indiegogo,正牢牢坐穩“眾籌界老大”的位置。
雖然在數量上,Indiegogo完成的項目數量是Kickstarter的1.3倍之多,但在完成質量上,后者已不落下風。引用PandoDaily公開的數據分析,Indiegogo平臺上項目的完成率(指達到或超出預期籌款目標)是33%,而Kickstarter的這一數字是44%。如果援引The Verge的分析,這一數字的差距更大——Indiegogo只有區區9.3%,Kickstarter的數字依然是44%。
此外,在籌款數目上,雙方也不在一個量級。Indiegogo平臺上所有完成項目的籌款數是9900萬美元,而Kickstarter上所有完成項目的籌款數是6.42億美元。
屢屢被打破的單個項目籌款數目記錄是Kickstarter的另一傲人成績。2012年,智能手表Pebble在Kickstarter上眾籌,1026萬美元的最終籌款創造了當時的籌款記錄,也讓Kickstarter名聲大振。2015年,Pebble公司旗下第二款產品Pebble Time再次選擇Kickstarter作為眾籌平臺。49分鐘,籌款超過100萬美元,1個月時間,籌款2033萬美元,超過7.8萬人支持了這一項目。
你現在可以在Kickstarter上看到各種各樣瘋狂的想法——快速加熱的浴缸、發光的面具,甚至宇宙飛船。
成立7年的Kickstarter最不同尋常之處是從第二年出現的,它一直在實現盈利。2014年底,Kickstarter才接受第一筆10萬美元的投資,截至目前也才僅僅融資500萬美元。換句話說,Kickstarter是一家不依靠融資就能活得很好的公司。
這也為Kickstarter改制為一家公益企業奠定了基礎。2015年9月,Kickstarter改制為一家公益企業,承諾將把5%的利潤捐給慈善機構。創始人Yancey Strickler解釋說,這樣的轉變既可以保證公司收益,又不會偏離為創意項目眾籌的公司使命。
2016年2月9日,Kickstarter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時刻。在它自創立6年9月10天之后,Kickstarter完成了第10萬個項目的成功眾籌,超過908萬個人支持了這10萬個項目。其中,成功數量最多的一個眾籌類別是音樂,有22133個項目。有15個音樂眾籌作品提名了格萊美獎,4個獲得了格萊美獎。
押錯了注
與Kickstarter仰仗Pebble等智能硬件打響名聲一樣,點名時間也準備將未來押注在智能硬件上,不過它的方式是“放棄眾籌”,轉戰“智能硬件限時預售”。2014年8月,張佑高調表示,Kickstarter的模式不適合中國。在中國,回報型眾籌會被預售型取代。
此后一年,點名時間雖然仍保留了文化創意類眾籌項目,但更多的人力、財力都集中在了智能硬件預售業務上。按照張佑的描述,眾籌的定位有點像愛情,而智能硬件預售是面包,因為預售服務能帶來真金白銀(10%傭金)。他的想法是“擁有愛情的同時,多追求一些面包”。
在張嘉嘉看來,點名時間押寶在智能硬件預售,內在原因是因為預售其實符合中國人的消費概念: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買到未來市價可能會比較高的產品,代價是忍受一段時間的等待期。
2013年9月份,iKair上線點名時間眾籌時,一個月時間,籌到了23萬元,已經是當時科技類產品的第一名。但是,23萬元連產品模具都無法做到。最終,iKair發貨到眾籌用戶手中已經是一年后的2014年底。
張嘉嘉稱,2014年下半年,智能硬件領域基本上已經沒有純粹的眾籌平臺了。2014年3月,淘寶上線眾籌頻道。7月,京東眾籌上線。“它們雖然都打著眾籌的旗號,但并不是為了初創企業和創客而生的,實際上都是預售”。
當時,在京東和淘寶上,眾籌最長只能持續1個月的時間,眾籌結束一個月內廠商必須發貨。也就是說,從發起眾籌到向消費者發貨,智能硬件廠商只有兩個月時間。相比之下,眾籌體系更為健全的Kickstarter和Indiegogo有一個共同特點:產品申請眾籌到上線眾籌平臺,再到開模、測試、生產,最后發貨給用戶,平均周期是一年半。這才符合科技產品的一般生產規律。
現實并沒有給張佑帶來更多面包。張嘉嘉說,2014年下半年之后,國內的智能硬件廠商一半多選擇了京東眾籌,剩下一小半選擇了淘寶眾籌,留給點名時間的“面包”所剩無幾。個中緣由不難猜想,這兩家眾籌平臺為智能硬件廠商們帶來的品牌曝光和流量不是其他平臺所能匹敵的。
當沒能進一步取得成績后,點名時間開始逐漸淡出視線。2015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裁員撤資傳聞風波后,9月,張佑給點名時間開出了最后一道藥方——重返眾籌。換句話說,就是拋棄掉本來也無力與京東淘寶爭搶的智能硬件預售市場,重返曾被放棄過的眾籌業務——主要是文化創意類產品。
然而,已被時間和巨頭折騰得傷痕累累的點名時間,已經很難通過一味藥而被救活。最終被經緯中國投資的另一家公司——91金融收購,作為一個子版塊納入91金融旗下摘星眾籌平臺。收購金額未知,張佑完全退出,點名時間仍保持獨立運營,由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負責。
“送水服務商”之死
張嘉嘉是從張佑的朋友圈得知這一消息的。他的內心深處,是為張佑和點名時間開心的?!包c名時間能夠被收購,還是一個挺不錯的歸宿。從張佑的朋友圈來看,對這一結果,他還是比較樂觀的”。
當談起點名時間的起起落落,張嘉嘉認為,這并非完全是點名時間或者是張佑個人的決策導致的,而是因為整個智能硬件環境的變化。
2014年1月,當Nest以遠高于人們設想的32億美元被Google收購后,智能硬件圈開始涌現一股熱潮。投資人有非常強烈的投資智能硬件廠商的意愿,而創客們也有很強烈的智能硬件創業意愿。
一位深圳硬件制造商曾這樣描述2014年(尤其是下半年)的盛況:“深圳現在聚集著大量從手機行業轉行做智能硬件的公司。一棟10層的寫字樓,可能有8層是做智能手環,剩下2層是做智能手表的。”
熱潮來得快,退燒得也快。僅僅到15年初,人們就開始冷靜下來。他們發現智能硬件企業活得都不好,智能硬件產品都有很多的問題,整個行業有很大的泡沫。于是,智能硬件開始轉冷。2015年,智能硬件領域的投資一直是下滑的態勢,2016年投資智能硬件的就幾乎很少了。
根據艾瑞咨詢公開的信息,2013年,智能硬件領域的投資共67起,2014年翻倍至132起,然而2015年投資數下降至126起。并且2015年第三季度起,智能硬件領域的投資額度較前兩個季度有80%以上的下滑。
張嘉嘉表示,智能硬件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的成熟期,2016年紅杉中國等一些大的基金已經基本停止了智能硬件的投資,即使投也是C輪、D輪之后的投資了。
“點名時間是依靠著智能硬件的生長而生長。而智能硬件本身是一個偽需求旺盛、虛火較重的行業。當虛火滅了,行業不健康時,為這個行業服務的這些送水服務商們肯定也活不好?!睆埣渭斡谩八退丈獭倍x了點名時間。
巨頭的擠壓,是張嘉嘉提到的點名時間之死的另一個原因。任何一個初創企業都會面臨同樣一個問題:如果BAT來了,你怎么辦?點名時間也不例外。
在iKair誕生的2013年,如果希望走“眾籌”的道路,市面上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獨立眾籌網站點名時間是當時最好的平臺。然而到了智能硬件虛火旺盛的2014年下半年,智能硬件廠商們有比點名時間更好的平臺可以選擇——背靠中國最大的兩個電商平臺的京東眾籌、淘寶眾籌。
眾籌在中國的星星之火
點名時間“隕落”了,并非代表整個眾籌文化在中國的熄滅。在智能硬件之外,眾籌在文化創意領域反而扎下根來。不過,往往眾籌只是開始,想要生存,眾籌網站們都會另辟蹊徑,甚至拋棄眾籌這條原路。
樂童音樂是一家專注于音樂垂直行業的眾籌服務平臺。它創立于2012年9月,創始人及CEO馬客是一名資深的爵士樂迷。唱片、演唱會、周邊,任何與音樂相關的都可以在樂童音樂上眾籌,貓王Tesslor收音機是其中少有的一款硬件產品。它由國內音樂發燒圈里有著“膽機之父”稱呼的曾德鈞設計完成,上線一個月眾籌獲得204人支持,籌款超過62萬元。
然而,在2014年獲得天使融資后,樂童開始淡化眾籌概念,逐步打造“在線音樂經紀人”形象,業務范圍覆蓋承辦演出、票務、公關宣傳等方面。并由此于2015年8月獲得君聯資本和華映資本合投的近2000萬A輪融資。
淘夢網是一家創立于2012年2月的微電影獨立眾籌平臺。在嘗試眾籌了不少微電影,但依然不見爆款項目后,淘夢網也開始了轉型。
目前,淘夢網主推針對微電影的發行服務,眾籌平臺漸漸轉變成了一個發現作品和團隊的入口。在國內電影大亨們尚未進入的網絡大電影領域,淘夢網靠著幾部過億點擊量的作品打出了自己的名氣。其中,《道士出山》系列三部擁有3.5億點擊,《二龍湖浩哥》系列有5.3億點擊。
覺Jue.so是一個主打設計類創意的孵化和眾籌網站。目前雖沒有獲得融資,但靠著抽取眾籌項目的10%作為傭金,以及將設計創意生產出產品并銷售獲得的一部分利潤,覺Jue.so維持了一個不錯的收支平衡局面。
追夢籌創立于2011年9月,覆蓋科技、設計、旅行、人文、藝術創造等領域。追夢籌的最大特點是服務費低。相較于眾籌行業通常的10%,追夢籌的服務費低至0.8%-1.5%。甚至在追夢籌的早期,它的服務費完全免費。
另一家后來者開始眾籌還繼續在文藝生活的道路上,保持著讓發起者“講故事”,讓用戶獲得“參與感”的眾籌模式。這個看起來更像是生活方式社群的網站在今年6月獲得昆侖萬維領投的1億元B輪融資。
眾籌不是藥 只是藥方
幾乎所有眾籌網站,都會在誕生之初,打著“中國版Kickstarter”或者“xx領域的Kickstarter”的旗號。但到今天,我們依然沒有發現一個平臺真正達到了Kickstarter的高度,甚至都很難發現一個純粹的眾籌平臺。
雖然在京東眾籌和淘寶眾籌上,每天都會有不少新品上線,也會有不少用戶為自己的嘗鮮心理提前買單。但正如張嘉嘉所言,它們都不能算作眾籌,甚至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扼殺了中國的眾籌市場,破壞了眾籌環境”的反作用。
“中國的不少偽眾籌項目在眾籌期間已經基本定型,甚至啟動了量產,用戶無法參與到產品的細節中去??纯茨切┍娀I項目下的討論區,大多探討的是什么時候發貨,一些優惠政策怎么享受……更像是淘寶用戶和淘寶客服的對話?!?/p>
歸根到底,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抄襲氣息濃重是當前智能硬件行業的通病——我們也曾用這樣的描述語形容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山寨手機行業。正如拯救山寨手機行業的是徹底的內部革新,而非一種外在的手段,眾籌也不是拯救智能硬件行業的那一味藥。
其實,對于智能硬件來說,眾籌只不過是一張藥方。如果不找到真正適合這個模式的業務和切入點,那么這注定還將是一個容易隕落的小眾行業。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