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供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國家高度重視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供應工作。其中,蔬菜是我國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蔬菜消費量居全球首位。
據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蔬菜消費量達到69271萬噸,且隨著城鎮化進程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蔬菜消費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加之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原因導致蔬菜運輸不暢,產銷對接出現問題,人們越來越關注蔬菜保供問題。
我國蔬菜生產主要以設施農業為主,也就是主要依靠溫室大棚生產,這種生產方式一是可以規避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二是容易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更進一步甚至對實現智能化、無人化生產都是有利條件。
基于“菜籃子”供應的重要性,國家高度重視其生產工作,并對發展設施農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農業農村部今年6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化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種植設施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結構類型更加優化,以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為主的種植設施總面積穩定在200萬公頃以上;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
在扶持政策上,文件要求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支持力度,將更多設施種植裝備納入補貼范圍,擴展標準化大棚骨架補貼試點范圍,積極探索成套設施裝備補貼路徑。其實,在這項政策出臺之前,已經有部分省份開始了溫室大棚補貼試點工作。截止目前,據統計已經有安徽、內蒙古、遼寧、湖南、天津、陜西等6個省(市)開啟了此項工作。這一方面反應了各地對蔬菜生產、保障供應的重視,另一方面,這對設施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對農機行業來說,對加快先進、適用的新型農機落地推廣也有重要意義。
下面是已經開展溫室大棚補貼試點工作的6個省(市)具體補貼政策:
陜西省
10月27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印發《陜西省農機新產品<溫室大棚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方案》,決定開展溫室大棚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工作。補貼對象為陜西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方案規定同一補貼對象在同一年度內,起補面積為1000平方米(含),至多為50000平方米(含),原則上須集中連片建設。全落地組裝式塑料大棚鋼骨架中央財政補貼額為每平方米12元,全落地組裝式日光溫室鋼骨架中央補貼額為每平方米18元。
湖南省
8月28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湖南省鋼架大棚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方案》,將鋼架大棚作為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品目。全省鋼架大棚補貼資金控制在3000萬元以內,先驗收先辦理補貼。試點時間從2020年9月開始,資金用完即止。補貼對象為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鋼架大棚盡可能集中連片建設,同一補貼對象建設面積至少為2000平方米,補貼額為每平方米26-42元不等。
內蒙古
9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聯合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節能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標準化鋼結構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方案》,決定對節能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標準化鋼結構骨架實施試點補貼。
具體補貼額為:
1.全落地式鋼結構骨架節能日光溫室。每棟鋼結構骨架日光溫室每畝室內面積鋼結構骨架定額補貼2萬元。
2.半落地式鋼結構骨架節能日光溫室。每棟鋼結構骨架日光溫室每畝室內面積鋼結構骨架定額補貼1.5萬元。
3.鋼結構骨架塑料大棚。每棟鋼結構骨架塑料大棚每畝室內面積定額補貼0.6萬元,單棟鋼結構骨架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室內面積超過1畝的可以按比例折算補貼額度。
天津市
9月8日,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印發《天津市溫室大棚鋼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方案》,決定實施溫室大棚鋼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同時明確:補貼產品為溫室大棚鋼骨架及配套設備;試點范圍為天津市各涉農區;補貼對象為天津市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溫室大棚的起補建筑面積為5000平方米以上,溫室大棚之間空地、操作間(耳房)不計入建筑面積;補貼額方面,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含電動卷膜機)的補貼額分別為17元/平方米和12元/平方米。
遼寧省
8月31日,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遼寧省設施大棚鋼結構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方案》,明確開展設施大棚標準化鋼結構骨架購置補貼試點工作。產品補貼范圍為全省范圍內(不含大連市)涉農縣(市、區)。產品補貼對象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購置鋼結構骨架的個人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補貼產品為設施大棚標準化鋼結構骨架。包括無焊接組裝式鋼結構骨架和桁架焊接式鋼結構骨架產品。
產品補貼標準方面:
(一)無焊接組裝式設施大棚鋼結構骨架
1.全落地無焊接組裝式日光溫室鋼結構骨架:每棟全落地無焊接組裝式日光溫室內,每畝室內面積鋼結構骨架定額補貼為:棚體8米跨度補貼1.1萬元、9米跨度補貼1.3萬元、10米和12米跨度補貼1.5萬元。
2.半落地無焊接組裝式日光溫室鋼結構骨架:每棟半落地無焊接組裝式日光溫室內,每畝室內面積鋼結構骨架定額補貼為:棚體8米跨度補貼1.0萬元、9米跨度補貼1.2萬元、10米和12米跨度分別補貼1.3萬元、14米跨度補貼1.5萬元。
3.全落地式無焊接組裝式塑料大棚(冷棚)鋼結構骨架:每棟全落地無焊接組裝式塑料大棚(冷棚)內,每畝室內面積鋼結構骨架定額補貼0.8萬元。
(二)桁架焊接式設施大棚鋼結構骨架
每棟半落地桁架焊接式日光溫室內,每畝室內面積鋼結構骨架8米跨度和9-12米跨度分別定額補貼0.85萬元和1.0萬元。
每棟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冷棚)室內面積不足1畝或高于1畝的,補貼額度按照補貼標準進行相應折算,小數點保留1位(四舍五入)。支持產品生產企業和建設主體節本增效或因鋼材價格、人力資源等市場價格波動原因,對符合標準且建設實際總價低于定額補貼標準總價的產品,按照建設實際總價的30%比例給予補貼;高于定額補貼標準總價的產品,按照定額補貼標準執行。老舊設施大棚改造同樣享受該補貼政策。
安徽省
2019年11月19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財政廳印發《安徽省關于開展2019-2020年連棟溫室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開展連棟溫室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試點期間,每年從年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總規模中安排3000萬元,用于連棟溫室、廢棄物料烘干機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
連棟塑料膜溫室起補軸線面積為2000平方米(含),連棟玻璃溫室起補軸線面積為1000平方米(含)。年度內,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可享受補貼資金總額分別不超過30萬元(含)和80萬元(含)。
連棟溫室購置補貼試點實行“先建設后補貼,先申請先補貼,資金用完為止”的原則。因當年試點資金規模不夠等無法享受補貼的,可在下一年度優先補貼。
主要依靠溫室大棚生產,這種生產方式一是可以規避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二是容易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更進一步甚至對實現智能化、無人化生產都是有利條件。
“菜籃子”供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國家高度重視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供應工作。其中,蔬菜是我國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蔬菜消費量居全球首位。
據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蔬菜消費量達到69271萬噸,且隨著城鎮化進程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蔬菜消費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加之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原因導致蔬菜運輸不暢,產銷對接出現問題,人們越來越關注蔬菜保供問題。
我國蔬菜生產主要以設施農業為主,也就是主要依靠溫室大棚生產,這種生產方式一是可以規避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二是容易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更進一步甚至對實現智能化、無人化生產都是有利條件。
基于“菜籃子”供應的重要性,國家高度重視其生產工作,并對發展設施農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農業農村部今年6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化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種植設施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結構類型更加優化,以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為主的種植設施總面積穩定在200萬公頃以上;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
在扶持政策上,文件要求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支持力度,將更多設施種植裝備納入補貼范圍,擴展標準化大棚骨架補貼試點范圍,積極探索成套設施裝備補貼路徑。其實,在這項政策出臺之前,已經有部分省份開始了溫室大棚補貼試點工作。截止目前,據筆者統計已經有安徽、內蒙古、遼寧、湖南、天津、陜西等6個省(市)開啟了此項工作。這一方面反應了各地對蔬菜生產、保障供應的重視,另一方面,這對設施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對農機行業來說,對加快先進、適用的新型農機落地推廣也有重要意義。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