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地點:安徽·天長
被訪嘉賓: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首席專家·董景辰
創新激活企業魅力,智能制造推動時代發展。11月1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共天長市委、天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制造推進工作委員會、天長市科學技術局、天長市人才辦承辦的“天長市第30屆人才科技節開幕式暨2020智能創新高峰論壇”在安徽省天長市·新世紀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
大會期間,現場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首席專家董景辰,就“十四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問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三個創新,助推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
傳統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發展新時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則是智能制造。自2015年以來,我們培養了一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取得了顯著效果。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主動實施智能化轉型。但在深化和推進智能化改造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還面臨著諸多困惑和挑戰,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董景辰表示,目前數字化制造已經從試點示范的培育階段走向大面積推廣的成長階段。我們要通過三個方面的創新,來助推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第一個方面是產品創新。傳統產業的產品要不斷與信息技術融合,使產品走向高端化,使企業從以產品為中心走向以用戶為中心。第二個方面是制造過程的創新。傳統行業要改變過去依靠人力為主的生產方式,通過智能化改造逐步走向制造過程的數字化與網絡化。第三個方面則是產業模式的創新。企業要改變自身的銷售與經營模式,注重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通過三方面的創新,從整體上促進傳統產業的進步。
做好三件事,促進中小企業的智能化改造
中小企業的智能制造化改造是大面積推廣智能制造的重要方面。促進中小企業的智能制造發展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做好對中小企業的咨詢。很多中小企業并不清楚自身智能化改造的需求,要派專家去為它們做咨詢,做好一對一地指導,才能夠對癥下藥,促進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二是要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裝備與軟件。現在市場上的絕大部分裝備和軟件都過于龐大、復雜與昂貴,不太適合中小企業,所以要為中小企業開發適合的裝備與軟件。三是提高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能力。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系統集成商要與中小企業很好地配合,提高其服務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與人才培訓。
應用為引導、問題為導向,推動儀器儀表行業智能制造發展
董景辰表示儀器儀表行業是實施智能制造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國制造業的短板,特別是精密儀器,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絕大多數高精度的儀器需要依賴進口。董景辰指出這需要國家下大力氣去提升,我們應該堅持以應用為引導、以問題為導向地去發展,目光不能只看到儀器儀表行業自身技術的發展,更要結合市場需求,走個性化定制的發展方向。把信息技術融合到傳統的儀器儀表和測量儀器里面,大幅度提高我國儀器儀表的質量水平和應用水平,逐步擺脫對進口儀器的依賴。并再次強調這對我國智能制造改革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早提上日程。
智能制造發展是一場持久賽,無論是作為選手的企業,還是作為比賽推動者的政府,必須在智能制造深化改革發展過程中堅持不懈,逐步提升,迭代優化,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審核編輯: 智匯lucy)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