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下,智能化正在不斷的重塑社會、重塑城市,聯接作為智慧城市的基礎,其經濟價值與社會意義不斷凸顯。
4月23日,“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發布會在上海召開,上海移動進一步助力構筑城市數字新底座,助力上海率先建成“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以F5G千兆光網為底座,構建城市“1毫秒”時延圈,實現全市光高速樞紐布局,進一步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
當前,千兆光網擁有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探索和挑戰,推進千兆光網發展,需要整個產業鏈的群策群力和躬行實踐。在記者看來,首個全光智慧城市的落地,在工信部出臺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背景下,更具范本意義與社會價值。
城市迎“光”蝶變
智慧城市是實現新技術應用和應對城市發展新挑戰的必然選擇,本質是用前沿技術手段賦能現代城市,重塑城市發展模式,而“雙千兆”則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
在這其中,上海始終走在“雙千兆”的發展前列。截至2020年底,上海千兆光寬帶已覆蓋2萬個小區、960萬戶家庭,覆蓋率99%,千兆用戶數全國第一。
而上海移動作為運營商的排頭兵,早在2018年首屆進博會召開之際,便成功打通了首個“雙千兆”視頻通話,并率先提出了打造5G千兆、寬帶千兆的“雙千兆之城”計劃,立足“雙千兆寬帶第一城”的發展基礎,此次,上海移動進一步構筑城市數字新底座,助力上海率先建成“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
“高質量光傳輸網是千兆寬帶業務的良好用戶體驗的保障,雙千兆全光網正以雙輪驅動本市新基建的發展,推動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天廣表示,上海是全國千兆寬帶建設的標桿,上海移動在光傳輸網架構上做了積極探索和努力,希望上海移動圍繞五大新城建設目標,進一步深入推進千兆光網的建設,全面提升千兆光網業務品質,為上海全網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加堅實可靠的城市光網底座。
會上,上海移動計劃部總經理宣布,上海移動將以“6+8+20+N+X(接入點)”的目標架構全面推進上海的全光網建設,實現A/B類商業樓宇100%資源預覆蓋,持續打造業界最高品質、最高可靠、最低時延的OTN精品政企網。同時,上海移動還公布了全光智慧城市的應用創新計劃:千兆體驗普惠1000萬家庭、精品專網平臺服務6大行業、打造300個智能創新項目。
具體來看,一是極低時延,支持城區1毫秒、外環2毫秒、上海全境3毫秒的穩定低時延圈,同時構建了0.2毫秒的浦東金融時延圈,支撐金融客戶邁入毫秒時代;二是極快接入,依托綜合業務接入區光節點,光纖基礎網已覆蓋超過1.1萬棟A/B類商務樓宇,市區企業接入縮短到100米,支持企業客戶專線天級開通、秒級帶寬提速;三是智慧云光,依托高品質全光網絡,支持企業一站全光接入,一跳直達云端,云光一體匹配各行各業的品質上云需求;四是智慧運營,開放網絡能力,支持全在線的電商化運營,為企業客戶提供“所見即所得”的嶄新業務體驗。
“上海移動已經打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全光交叉城域網和上海最多的光傳送節點,實現了全市光高速樞紐布局。”上海移動副總經理李學成在致辭中指出,基于領先的全光城市架構,為上海政務、金融客戶帶來業界超高可靠、超低時延、超高品質的政企專線服務,賦能城市治理、金融服務的數字化轉型。
千兆光網采用固定光纖連接,具有傳輸帶寬大,抗干擾性強等優勢,更適合室內和復雜環境,目前,光纖寬帶網絡已經成為像水、電、燃氣一樣成為新時期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其重要性不斷凸顯,無疑,作為全國千兆寬帶建設的標桿,上海切實的感受到了千兆光網所帶來的社會與行業價值,并不斷持續探索。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建明在致辭中表示,千兆光網的規模建設是支持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上海移動高度重視,超前布局,目前上海移動已經建設了全球規模最大的OXC全光城域網絡和上海最大規模的OTN網絡,OXC光節點達到35個,OTN光節點達到500個,具有很好的全光城市發展基礎。
正如王天廣指出,上海移動傾力打造和發布的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正是順應了時代和上海城市發展的需求的正確之舉,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堅實的城市全光底座。
夯實全光底座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5G和千兆光網建設發展。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
今年三月,工信部印發了《“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為未來三年5G和千兆光網發展指明方向、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行動計劃》從網絡部署、用戶普及、應用示范、產業提升和安全保障方面提出了未來三年5G和千兆光網發展的總目標,并以2021年和2023年為兩個時間節點提出了分階段發展量化指標。
其中,《行動計劃》指出,到2021年底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2億戶家庭的能力,萬兆無源光網絡(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500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1000萬戶;5G網絡基本實現縣級以上區域、部分重點鄉鎮覆蓋, 新增5G基站超過60萬個;建成20個以上千兆城市。
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各行業海量的信息交換,這些都需要一個高效、可靠、智能的城市全光底座的支撐,目前,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千兆接入網絡和全光網基礎,這是我國網絡基礎設施的優勢。在記者看來,千兆光網正是城市全光底座的建設方向,也將成為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新評判標準。
“5G和千兆光網都是重要的新興基礎設施,兩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所長敖立在發言中指出,千兆光網是由千兆光纖接入和全光傳送底座組成,全光傳送底座則是雙千兆業務發展的基石,其中OXC、OTN傳送站點密度是衡量全光智慧城市的核心指標,未來我們需要共同定義未來OTN站點密度的發展指標。
毋庸置疑,以千兆光網和5G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二者互補互促,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在拉動有效投資、促進信息消費和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場景驅動 F5G邁向縱深發展
未來三年是5G和千兆光網發展的關鍵期,《行政計劃》的出臺,對于統籌推進“雙千兆”網絡發展,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千兆光網和5G創新業務應用是全球性難題,特別是我國光纖網絡和5G發展已在全球領先,我國在“雙千兆”網絡領域發展已無成熟模式和經驗借鑒,最全新的探索和挑戰。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在發布會上指出,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已經邁入場景驅動階段,F5G全光網是核心支撐技術,構建了智慧城市的全光底座。從經濟學的發展規律,結合摩爾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OTN光節點密度乘以計算精度即可反映出城市數字化的強度,F5G全光網為未來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技術先行,場景驅動。據了解,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經歷了技術驅動階段、業務驅動階段,現在已邁入了場景驅動階段,應用是千兆光網的建設目的,唯有把網絡優勢盡快轉變為實際業務應用的優勢,把千兆光網和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需求結合和匹配起來,才能帶動整個行業良性發展。
以上海市為例,疫情期間,上海市在洋山港物流園、商飛、郵儲銀行、華山醫院的在線教育等領域均有一些實踐應用,并且,遠程教育、遠成辦公等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新常態,智慧金融、智慧工廠等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速,智慧交通、數字安防等城市治理的數字化已經在更多城市中普及。
張建明指出,希望上海移動進一步加大全光網的建設力度,提升OTN光節點的覆蓋密度,探索更多應用場景,用全光網賦能數字治理、數字經濟、數字生活,打造全光智慧城市建設的上海樣板,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
梅特卡夫定律告訴我們,聯接的價值與聯接數的平方成正比。以5G、F5G等超寬帶網絡為基礎的智能聯接網絡,正通過全要素、 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聯接,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釋放數字紅利,而上海也正以F5G千兆光網為底座,快速邁向智慧城市。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