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實現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0%左右的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將從2021年起,每年初滾動發布各省權重,同時印發當年和次年消納責任權重,當年權重為約束性指標,各省按此進行考核評估,次年權重為預期性指標,各省按此開展項目儲備。
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能力的穩步上漲對于擴大各領域內可再生能源電力的裝機規模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今年是正式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第一年,各項政策正在相繼頒布。
5月20日,國家能源局剛剛發布了《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完成年度非水電最低消納責任權重所必需的新增并網項目,由電網企業實行保障性并網,2021年保障性并網規模不低于9000萬千瓦。
此外,《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2022年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確定2022年度保障性并網規模,結合實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抓緊組織開展保障性并網項目競爭性配置,組織核準(備案)一批新增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做好項目儲備,推動項目及時開工建設,實現接續發展。
此次發布的《通知》是《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具體配套政策細則。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此前在進行《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政策解讀時曾表示,“建立消納責任權重引導機制”是為做好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而建立起的三項重要的長效機制之一。
根據此次發布的“通知”, 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需要會同經濟運行管理部門按照消納責任權重積極推動本地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開展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推動承擔消納責任的市場主體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任務。并且還要在2022年2月底前,向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報送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完成情況。
《通知》針對各電網企業,提出了要密切配合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按照消納責任權重組織調度、運行和交易等部門,做好可再生能源電力并網消納、跨省跨區域輸送和市場交易相關工作。
從2021年起,每年初滾動發布各省權重,同時印發當年和次年消納責任權重,當年權重為約束性指標,各省按此進行考核評估,次年權重為預期性指標,各省按此開展項目儲備。各省在確保完成2025年消納責任權重預期目標的前提下,由于當地水電、核電集中投產影響消納空間或其他客觀原因,當年未完成消納責任權重的,可以將未完成的消納責任權重累計到下一年度一并完成。
各省可以根據各自經濟發展需要、資源稟賦和消納能力等,相互協商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共同完成消納責任權重。對超額完成激勵性權重的,在能源雙控考核時按國家有關政策給予激勵。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電網企業來講,一要確保納入各省年度建設方案的保障性并網項目和市場化并網項目實現“能并盡并”;二要推廣新能源云平臺,簡化接網流程,方便接網手續辦理,加強接網工程建設;三要會同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及時公布各省級行政區域并網消納情況及預測分析,引導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理性投資、有序建設,保障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處于合理水平。
國家能源局及各派出機構還將在今年內組織開展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等,促進風電、光伏發電高水平消納利用。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