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子公司的協同整合
埃夫特早期在制定未來發展路線的時候,針對各業務環節所需技術基礎進行了梳理,對于其中尚缺乏的薄弱環節,通過境外并購,消化吸收境外技術的方式,實現自主可控。據悉,埃夫特認為用資金針對性的換取研發投入時間是一種有效的發展路徑。并購海外子公司后,埃夫特在國內也成立了相應的國產品牌,廣泛開拓了客戶市場。每個子公司都會派國內的controller進行管理,同時會縮減境外工程團隊規模,更側重境外技術研發和品牌運營職能。
噴涂系列產品矩陣(來源:埃夫特官網)
各子公司核心底層技術
(1)CMA
2015年收購的CMA是歐洲地區智能噴涂機器人、智能噴涂系統供應商,通過收購CMA,形成了噴涂機器人產品,完善了埃夫特整機產品線,形成了“面向手持示教的結構設計技術”和“機器人智能噴涂系統成套解決方案”等核心技術,同時拓展了噴涂業務系統集成能力。
(2)EVOLUT
2016年收購EVOLUT,形成了“智能拋光和打磨系統解決方案”相關核心技術,同時通過EVOLUT和新設的蕪湖埃華路拓展了通用工業系統集成業務板塊。
(3)WFC
2017年9月收購的WFC是服務全球中高端汽車整車廠商的白車身焊裝生產線提供商。并購WFC后,形成了“機器人焊裝線體全流程虛擬調試技術”和“基于多AGV調度超柔性焊裝技術”等相關核心技術,實現了承接焊裝主線的能力,拓展了汽車行業系統集成業務。
通過消化吸收海外技術,埃夫特依靠機器人智能噴涂、機器人智能表面處理、機器人智能焊接等技術實現了從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機器人整機再到機器人高端系統集成領域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格局。
工業機器人產品矩陣(來源:埃夫特官網)
埃夫特云平臺戰略
傳統的系統集成商無法自己做深度開發,需要將核心技術點告訴機器人廠家然后委托機器人廠家開發工藝包,機器人廠家開發出工藝包后再授權集成商,這種模式下工藝包的知識產權屬于機器人廠家,而且該機器人廠家可以對多家進行授權,這樣會使得集成商對機器人廠家沒有忠誠度。
埃夫特提供技術底座和標準平臺,工藝包是由系統集成商自己在標準平臺開發然后嵌入集成控制器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針對特定行業特定應用場景的機器人。現在的人工智能水平不高,只能基于特定行業的特定應用場景,才能實現智能化。行業和應用場景的細分領域很多,僅靠埃夫特自己開發工藝包,工藝包的開發人員將會是瓶頸。但現在由集成商自己開發,不僅知識產權得到了保護同時會形成自己的技術護城河,與其他家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力,有利于客戶端議價能力的提升。
持續推進共享工廠模式
共享模式的核心是智能化,共享要解決的是通用工業中多品種、小批量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場景落地需要設置行業加應用場景的限定,此外在工業場景落地最大的難點在于工業數據的積累。
埃夫特選擇家具行業噴涂作為第一個落地點是結合前期技術并購中獲得的噴涂領域自動化應用的資源和行業經驗,尤其是數據資產; 隨著在家具噴涂領域這一模式的落地,后續可以拓展到擁有技術積累的其他通用行業應用,例如金屬表面打磨拋光的共享工廠等。
智能化方向產業布局
機器人行業是長周期投入的硬科技行業,據悉,埃夫特會持續加強對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統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快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探索共享工廠等創新的商業模式,致力在中國通用工業尋找國產機器人換道超車的機會。
同時在未來3-5年將機器人、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做好,將通用行業共享智造推廣好,形成擁有機器人技術壁壘、共享智造工廠的運營管理,云端數據和管理系統的服務,成為“軟件+硬件+服務”的提供商。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