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算“未來工廠”?“未來工廠”到底怎么建?現在有標準了。近日,由浙江省經信廳牽頭組織,之江實驗室、省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中控技術等參與編制的浙江省《“未來工廠”建設導則》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導則》)在杭州發布。
《導則》基于浙江省“未來工廠”建設的實踐經驗,對標國內外智能制造先進技術標準,研究制定的指導性、引領性團體標準。
《導則》明晰了“未來工廠”定義,明確“未來工廠”是指廣泛應用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革新生產方式,以數據驅動生產流程再造,以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綠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為基礎,以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為特征,以企業價值鏈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為目標,引領新智造發展的現代化工廠。
“未來工廠”建設架構
《導則》明確了“未來工廠”建設的“1353”體系,“1”為企業綜合效益、價值鏈和競爭力提升的高質量發展目標;“3”為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模式創新;“5”為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安全化管控、數字化管理、綠色化制造五項能力建設要求;“3”為數字化生態組織、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三類關鍵支撐。
“未來工廠”建設是浙江在國內的率先探索,是數字化改革數字經濟系統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重要支撐。
自2015年至今,浙江已累計實施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新模式應用項目61個,認定“未來工廠”12家、培育企業16家、試點企業33家,打造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263家,遴選36個產業集群(區域)新智造試點。
下一步,浙江將引導企業按照《導則》要求,強化“未來工廠”建設。聚焦企業“未來工廠”建設需求和政府管理需求,加快推進新智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協同推進省市縣新智造標準庫、企業項目庫、標桿案例庫、配套產品庫等智能制造公共資源庫建設,提供“未來工廠”建設咨詢診斷、改造對接、評估評價等全方位服務支撐。
同時,以《導則》為基礎,研究制定“未來工廠”評價辦法,年底前對16家“未來工廠”培育及33家試點企業構成的“未來工廠”培育庫企業建設情況進行綜合驗評,并視評估結果擇優認定一批2021年“未來工廠”。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