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藥?業具有研發技術難度?、研發周期長、資?投??等特點,因此具有較?的技術門檻。與傳統的小分子藥物相比,生物藥生產制備技術具有極大的挑戰性。隨著經濟增長及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國生物藥市場將逐漸增長,預測2025年我國生物藥市場規模達8332億元。
生物醫藥行業現狀
從企業組織結構看,面對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醫藥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的聯合與兼并、重組與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醫藥企業規模過小、布局分散的局面,提高了生產的集中度與規模經濟效益。目前,醫藥行業已有25家企業躋身于國家520家大型企業的行列。
從技術結構看,醫藥企業逐漸加大了對新產品、新工藝的投入開發力度,開發了基因重組人胰島素、重組人生長激素等一批高新技術產品。科技對醫藥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提高。我國醫藥行業初步實現了醫藥經濟的增長方式向依靠科技進步的戰略轉移。
從進出口結構看,我國雖然沒有擺脫傳統的依靠出口化學原料藥、常規手術器械及衛生材料為主和以進口制劑及高檔醫療設備為主的進出口模式,但是進出口結構已得到優化。
從所有制結構看,股份制企業與“三資”企業已成為醫藥行業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目前,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藥公司都已在中國投資建廠。隨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推進,一部分具備條件的企業股票已上市交易,在滬、深兩地上市的公司中,涉足生物制藥產業的有67家,并形成了我國證券市場的“績優”板塊,其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的優于滬深股市的平均水平。
生物技術引入醫藥產業,使得生物醫藥業成為最活躍、進展最快的產業之一,被公認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隨著HGP的完成,將從整體上解決腫瘤等疾病的分子遺傳學問題,6千多種單基因遺傳病和多種多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和相關基因的定位、克隆和功能鑒定是HGP的核心部分,它將徹底改變傳統新藥開發的模式,并賦予基因技術的商業價值,將進一步深化生物制藥的產業結構,引發基因診斷、基因疫苗、基因治療、基因芯片等新興產業,生物制藥將會有長足的發展。
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2020年開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外爆發,暴露出全球各國在公共衛生和疫情防控方面的短板。疫情發生以來,各國政府和相關企業已經加大了相關藥物和疫苗的研發投入,開展了各類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預計政府將持續鼓勵社會各界針對新冠肺炎以及其他各類傳染疾病的基礎研究,藥物和疫苗研發等投入將持續加大,各類疾病檢測設備和試劑的研發也必將更加受到重視。生物試劑和技術服務行業為以上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供工具和支持,也將持續受益。
2、高技術人才培養推動行業發展
生物試劑的研發和生產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知識水平的專業化要求較高。過去幾年中,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促進相關領域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等學科人才增長迅速,為行業和企業輸送大批人才,推動生物試劑行業的研發效率和質量提升。
3、生物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力度提升帶動行業進步
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腫瘤、糖尿病等疾病群體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以單抗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藥物在診斷和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逐步增加,基于抗體的免疫診斷等臨床診斷方法的推廣對于提前發現疾病,減輕病人自身和全社會的醫療負擔具有重要作用;而單克隆抗體等生物藥物對于提高療效和治療精確度、減少治療的副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從全球來看,生物醫藥方興未艾;從國內來看,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市場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這同時吸引著國內外的制藥企業深挖中國市場。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