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芯華章宣布對瞬曜電子進行核心技術整合,將其超大規模軟件仿真技術融入芯華章智V驗證平臺,豐富其系統級驗證產品組合;2022年10月18日,華大九天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華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以1000萬美元現金收購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2022年12月,日觀芯設宣布收購成都芯云微電子有限公司,并進行核心技術整合……
近日,本土EDA并購案不斷。有觀點認為,本土EDA正從起初的“百花齊放”、“各自為戰”,逐漸走向“眾人劃槳開大船”的局面。
本土EDA企業吹響并購號角
近年來,EDA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2020—2021年間,國內EDA公司數量從20多家增長到50多家。芯思想研究院統計,EDA公司從2010年開始至今,融資次數超過70次,不計IPO擬募資金額,融資金額超過100億元,僅2021年就有22家EDA公司進行了超過30次融資。
但是,多數EDA初創公司都屬于點工具類型,產品覆蓋面非常零散,小而不強,很少有能夠實現對集成電路設計所需的EDA全流程覆蓋的公司。
然而,與其他軟件不同的是,EDA工具需要根據制程工藝、設計需求以及工程師的反饋等不斷更新,其中包括功能設計、邏輯綜合、物理設計、仿真驗證等一整套自動化芯片設計流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一家不具備全流程設計工具的EDA企業就很難實現對設計公司的有效支撐,很難做大做強。
縱觀全球EDA市場,全球EDA三巨頭Synopsys、Cadence、西門子EDA全都具備全流程設計工具。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就是并購。在EDA并購歷史中,這三家巨頭企業直接參與的并購,可以達到200余次,每家企業的并購數量平均達到70次。數十年中,正是通過大量并購,使這三家公司具備了提供全套的芯片設計EDA解決方案的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也有不少本土EDA公司開始通過并購的手段迅速補充技術實力、擴充市場。這是本土EDA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的標志。
EDA行業技術格局
數據來源: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
短短數月,就有華大九天、新華章等多家本土EDA龍頭企業進行了并購。此外,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設計企業數量增速呈近年來首次下降,但行業仍處于高速增長。可見,諸多企業也意識到,與其“各自為營”,不如“齊心協力”。
警惕“不消化”現象
盡管本土EDA企業意識到并購的重要性,但是一味地追求快速擴張而盲目并購,往往會造成“不消化”、“吃了吐”的現象。四川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黃樂天曾表示,近年來,EDA產業受到政策的傾斜和資本關注,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涌入該領域。但人才獲取并非一日之功,越來越多的新興公司在客觀上進一步分散了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研發力量,新興的公司會形成一個個“小舢板”而非“航空母艦”。但是,把“小舢板”綁在一起,也難以形成“航空母艦”,反而會在出現問題時,牽一發而動全身,造成全軍覆沒。
新思科技中國區副總經理朱勇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并購對于EDA企業的發展而言意義非凡,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經。鑒于EDA工具的復雜性,EDA企業更應該堅持“長期主義”這一底層邏輯,在并購之前需要做很多鋪墊工作,否則并購會效果不佳,甚至出現并購后還要再賣出的現象。
朱勇指出,企業在并購之前要明確兩點,首先,在并購前要找到一個支點,即確保自身的技術、產品和市場能力足夠強大,把地基打穩之后,再繼續向產業鏈上下游延展。并購的目的在于補足自己“木桶”上的短板,而并非指望并購來重新構建“木桶”。其次,并購前與被并購企業/團隊的進行深度的合作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以此來保證并購后能將新企業充分融合進來,并實現1+1>2的效果。
“本土EDA企業的發展一定避不開并購這個主題。但是在并購前,需要做長遠考慮,而并非盲目‘跟風’。在并購前,需要明確未來企業發展戰略以及希望并購來解決什么問題。甚至在早期,根據自身需求,來參與孵化一些企業?!备艂愲娮佣麻L、總裁楊廉峰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說。
打造核心技術是關鍵
GIA數據顯示,中國EDA市場2020年至2027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高達11.7%,復合增長率快于全球市場。龐大的市場規模使得一些EDA企業產生盲目自信,認為“背靠大樹好乘涼”,深處國內這個龐大市場中,只要通過并購使得企業自身規模擴大后,就會有客戶自動上門。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2021年數據顯示,新思科技、Cadence、西門子EDA、Ansys、Keysight Technologies,這5家外國企業拿下了中國市場85%左右的EDA市場份額,可謂是壟斷了整個中國EDA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EDA企業想在夾縫中生存實屬不易。
2018—2020年全球EDA工具市場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
“如今國內總會提到本土化情懷,但是情懷不能當‘飯’吃,不能指望客戶只因為情懷而愿意采用本土企業的產品。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來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給客戶交付出更好的產品。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機會來臨之前,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技術優勢才是關鍵?!彼紶栃究偛昧謩P鵬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英諾達董事長兼創始人王琦表示,本土EDA企業的發展核心不在于追趕國際高精尖技術,而在于根據市場需求,腳踏實地服務好本土企業?!皣鴥瓤蛻舻男枨螅⒎窃谟谝恍└呔饧夹g方面,而是在于一些成熟技術。此外,對于國際大廠而言,很難做到盡心盡力地來服務一個中國本土的中小型客戶,但是中國企業卻可以做到,若能抓住這一點,未來的路也能越走越寬?!蓖蹒f。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