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_日韩在线精品_日韩视频免费看_中文字幕在线三区_午夜免费视频_日韩在线大片

特斯拉和華為的新戰場:能源互聯網

來源:籌碼

點擊:1113

A+ A-

所屬頻道:新聞中心

關鍵詞:特斯拉 華為 能源互聯網

    在未來的2-3年內,光伏發電成本即將逼近煤電。同時,以特斯拉為首的企業,開始更高姿態深度整合清潔能源資產。蹊蹺的是,全市場的清潔能源資產,股價都還在經歷50-90% 的深度腰斬,不比911之后的科網股日子更好,資產價格還處于沉睡階段。

    小編認為,行業的轉機在可見的2-3年內,我們將提前重點追蹤『清潔能源』系統性機會,尤其是國內的機會,核心邏輯如下:

    環境:霧霾毒害6億人口,環境壓力+全球第一能源需求,逼迫結構升級。

    成本:2020年,光伏發電售價逼近煤電,達到0.45元/度,轉折點。

    宏觀:從汽車到機器人,人類基礎設施從內燃機驅動轉向電力驅動。

    現狀:現金流最好的行業,10萬億級市場,從核電到光伏,全面升級。

    政策:全球最大的電網正在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逐步放開。

    為了深度了解市場,我們邀請了PV Plus全民光伏的COO劉楊,進行了一次訪談

    文字整理如下,Q為主持人提問,A為劉楊回復。

    1. 行業概況

    Q:光伏行業誕生過三個全國首富,李河君、彭曉峰和施振榮,但是,大量的公司都沒能活下來,行業頻繁大起大落。比如阿特斯太陽能,股價曾經2年暴漲50倍,暴跌90%也出現過,是比較奇特的行業之一。作為從業者,您如何看待光伏行業?

    A:中國發展光伏發電幾十年前就開始了,那時衛星上用,一些野外無電的地方做一些『離網』項目用來供電,沒油沒發電機的地方,就用光伏加一塊鉛酸的蓄電池。但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光伏,包括剛才你說的阿特斯太陽能,它現在賣光伏組件賣大多是賣給并網項目。

    把分布式光伏搞成P2P的彭小峰做過一陣國內“首富”,也是行業內兩次登錄美國資本市場的創始人,綠能寶(Nasdaq:SPI)在業內爭議頗多,可能已經陣亡

    2. 光伏的身份還尷尬嗎?

    Q:目前光伏并網了,也就是說,光伏和火電的身份對等了,是嗎?

    A:對,并網型的項目就是說我們作為一個發電的電源,跟原來的電網其實是一體的,我們跟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電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發電的手段不太一樣。

    Q:現在成本多少?

    A:光伏的成本一開始非常高,但是我們現在產能上來了,規模效應有了。而且,我們大量采用的硅這種半導體有一個特性就是規模經濟,只要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它的生產成本就能夠相對降低。

    現在,發1度電的成本大約需要0.6元,跟民用電比較還是稍微貴一點的。隨著成本慢慢降低,應用場景開始從荒漠走向城市,從大面積的土地用來發電,走向『分布式發電』。

    現在我們的每一個屋頂可以用來放太陽能組件發電用;甚至現在我們的農田上可以做農業大棚,大棚上面再放組件發電;水面上或者魚塘上用支架支起來發電……這些因為它發電的位置更靠近咱們用電負荷(也就是用戶),相當于它中間的損耗,包括我們中間的傳輸所需要的建設成本,就會比較小。所以現在從這方面來講,因為轉向了分布式,所以應用的領域作用效果也會更好。

    3. 國家電網的改變

    能源互聯網可能是國內試圖主導下一個10萬億級別市場的一次嘗試

    Q:你怎么看國家電網的改革?你們公司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

    A:關于國家電網改革,這一兩年大眾開始知曉。其實電改在2002年就有了,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特別成功。最近這兩年,從我們的中央層面,要求一定要在能源方面做一個大的改革,其中電力體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兩年因為電改的存在,我們的電從以前的僅僅能夠從電網(因為電網是壟斷性的售電)買電,變成現在我們只要電網同意,我們可以直接去找用戶,在中間可能給電網交一個過網費就可以了,一旦形成了這樣,我的賣方和買方多元化,這樣市場化就出現了,里面的結構化改革的紅利肯定會出現。

    全民光伏作為一個平臺,本身是服務于這個行業的。這個行業的參與者玩家,要不然是用光伏發電,做電站投資的,要不然是在做電站的過程當中項目資源的提供者(尋找土地屋頂等等),我們是做中間的撮合的服務,能夠讓合適的資金投到合適的地盤上,用來做光伏發電,給市場用又便宜又好的綠色的電力。

    Q:國網已經市場化,這里有沒有可能出現一些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A:現在市場上比較熱的一個詞匯叫售電,就是賣電。賣電這個事以前跟咱們沒有關系,肯定是電網的,而且以前電力法直接就規定『在同一個營業區域內只能有一家賣』,除了電網不可能有第二家。現在在售電領域,從整個體制、法律(以后可能也要修訂)、到我們電網做出的立場和角色的改變,我們可以去做售電。而光伏發電跟火力發電以及其他原來的常規電源比,優勢就是我就在用戶身邊,所以本身我損耗也小。第二如果我的成本下降到更加經濟的狀態的話,自然我是近水樓臺。所以售電這個領域里面,肯定會有一些結構性的投資機會出現。

    現在我們國家截止到2月份,已經有不到7000家售電公司注冊了,雖然這里面有很多人還是處于一種『占坑』的心態,但是也有很多人真的在做售電的業務了,一手去拿用戶,一手去拿電源。

    電源方面,目前光伏還不具備成本優勢,主要是地理優勢,畢竟光伏可能就在用電戶的屋頂上或者鄰居的屋頂上。隨著我們的成本持續下降,以及國家對于綠色電力的支持,比如稅收、售電過網費的收取、可再生能源強制配額的一些配比上等等,可能會給一些傾斜,常規電源以后還要加上很多環境成本在里面,這樣此消彼漲,有可能光伏在短時間內能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供給用戶綠色的電。你今天拿售電牌照,有點像相當于過去我們自己開加油站。

    Q:國網為什么會有這個動力來推動市場化改革?

    A:國網它在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1)電力是關乎國家戰略安全的事情,所以肯定是要管的比較嚴一些。2)如果完全放開了,真正的參與者又不具備特別強的道德約束和技術上的能力,那有可能會造成社會用電的不穩定。

    所以現在國家在輸電領域一時半會不可能放開。但是在配電和售電領域已經適當放開,拿剛才的例子來說,開個加油站問題不大,但是加油站符不符合很多的市場的約束、以及技術上的安全的規范等這些方面,現在在售電這個領域,光伏發電還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東西體現出來。

    但是既然市場打開了,現在國網也看到了市場化對它帶來的好處。當然,其實從某一層面上來講,我們搶了它一定的用戶,對它來講不是什么好事,但事實上市場打開以后,流動性也隨之打開,大家用電不是一個電網定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這種狀態,就像加油一樣,每天的油價隨著原油價格浮動也浮動,有可能會促進消費,這里面流動性的增加促進消費以后,有可能對以后的電網來講是好事。用電大戶會放開手腳,滿足自己生產的情況下,就放開手腳用電了,因為有可能會買到更便宜的電。而且有可能由于這些電來自于綠色電力,還能讓稅收上有一定的減免。這樣的話,不但滿足配額制的要求,而且不需要付出別的成本,而別的廠家會付出其他成本,這樣實際上實體經濟會因市場化造成成本的下降(因為實體經濟很多的成本來自于電)。

    全力推進全球的能源互聯網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發起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協作組織

    4. 中國和美國市場的的具體實例

    Q:能舉一個更具體一點的例子嗎?

    A:廣東一向是咱們國家改革的前沿地帶,電改也是廣東那邊非常火,現在由于市場打開了,大家做撮合競價,以前的火力發電廠這些人因為產能過剩的原因,它的產能利用率比以前降低了很多。比如說應該滿發是六千小時,他只發了四千小時,那兩千個小時不發,產能利用率下降造成它每一度成本增加了。如果你用市場化的手段讓那兩千度電發出來,會有人要,他發出來會造成六千個小時電所有成本下降了,所以結果是雖然電價便宜了,他還賺錢了,所以像美國甚至存在負電價,也就是我賣給你電我還得給你錢,謝謝你用我的電,會造成我的成本下降。像廣東現在已經因此電價下降了幾分錢甚至一毛錢,這樣用戶也開心,電廠也多賣電也開心了,電網在這中間就做了傳輸者這樣的功能,其實他也省心了。

    5. 特斯拉怎么搞電力市場?

    Q:我們在看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的時候,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著名的電動車企業特斯拉,創始人他自己搞了一個SolarCity,前不久還把這兩家公司合并了。同時特斯拉推出了自己的儲能,即家庭儲能和服務于一個園區的儲能設備。我在想,他這么做到底是為什么?國際市場上,為什么會有這些相對看起來奇葩的公司?在整個光伏領域還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A:Elon Musk大家認識他是因為咱們《新聞聯播》老播他的SpaceX那個公司發火箭可以回收,老百姓覺得很神奇,說他是美國鋼鐵俠的原形。后來大家現在在北京上海經常看到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大家覺得這個公司很牛,它到底是怎樣的存在,一會做火箭,一會做電動汽車?可能去過國外的人經常看到人家大房子上面有家庭的光伏發電,這家公司為什么要做這種完全截然不同的事情?其實人家Musk一直想做的是:第一讓交通的成本能夠降低,第二個能夠智慧化,能不能夠讓咱們交通里面的這些冗余降低,第三個能不能讓環境更好?以前開汽車,你用火電,都是污染環境的。可能美國還稍微好一點,美國能源結構煤炭還不如中國這么明顯,中國煤炭這么大的結構,實際上污染更嚴重。他想利用技術把原來生產電就綠色化,然后電動汽車,用一個綠色的電,這樣既能促進你平時生活的生產力,又能夠讓GDP增長過程中的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SloarCity/Tesla 巨大的太陽能屋頂,決定了未來制造業是否有極強的競爭優勢

    6. 光伏真的環保嗎?

    Q:剛才你說光伏發電六毛錢一度,未來光伏多長時間能夠降的比較低?甚至低到大家完全感受不到的價格。第二個是光伏發電真的綠色嗎?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聲音,比如光伏板生產有污染,電池生產回收有污染,那么光伏發電真正綠色嗎?

    A:很多所謂的“自媒體”,以訛傳訛,說光伏的污染特別嚴重,是偽科學,做光伏的這套系統所耗費的電力,光伏壽命周期內發不出來。吃瓜群眾太多,我們不得不向社會去做科普:

    第一,因為技術的問題,光伏的生產用電以前最開始的時候(多晶硅提純的時候)耗電量確實比較大,但是現在整個耗電成本越來越低了,同時光伏組件發電效率越來越高了。隨著利用電去做這個東西,它的成本降低和它本身發的電越來越多,事實上這里面就有一個剪刀差出來了。現在我們其實所用的電,大概一年半到兩年半左右就可以發出來。后面的電相當于就是多出來的電,來自太陽能源。

    第二,大家說污染,以前還確實存在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最近因為『改良的西門子法』等,類似四氯化硅這種有毒的副產品現在根本就沒有了,因為技術成熟了。中國生產制造產能占全世界60%以上。相當于世界上十塊板子有六塊中國做的,全世界上最牛的公司財大氣粗,環保方面也非常注意,七八年前有的大部分污染問題早就不存在了。

    美國人為什么用光伏,開特斯拉?我覺得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中國人剛解決溫飽,所以在北京上海很多人對環保非常重視。更多的人生存還是問題,所以覺得沒有必要多花一些成本在綠色的事情上。美國具有一定的社會和群眾基礎了,中國國情不太一樣,現在可能更多買特斯拉和用光伏發電的人基于幾個點:一個是比如北京限號,所以他搖不上只能買電動車,電動車里面特斯拉是性能比較好,雖然可能貴一點,對于一些已經先富起來的那一代人還OK;光伏是因為現在成本相對還較高,國家為了鼓勵綠色發電有補貼,所以算上補貼以后是合適的。尤其現在廣大的農村城鄉接合部,有自己平房的,自己家產權,在這上面自己裝越來越多了,尤其像浙江、河北這種地方非常多,因為他一算帳,我投兩三萬、三四萬塊錢,成本回收五六年就回收了,反正我這輩子就住這了,我以后用電免費,國家還給我補貼,天大的好事,所以現在中國人還是出于經濟利益在用這個東西。

    Tesla 能源的藍圖

    7. 有什么新玩法?

    Q:太陽能還有哪些玩法,像SolarCity這種類型的公司有沒有價值?

    A:SolarCity剛IPO的時候,我記得是18美金,是成功的,對于市場認知的培育有很大幫助。然后我就一直關注,后來它也是漲的非常高,后來又跌下來,后來又被Musk這個老板另外這家公司特斯拉收購了,SolarCity是一家好公司:它開創了光伏的商業模式。以前光伏更多的賣給財大氣粗的買單人,比如一些政府機構、一些有錢人,打『綠色』這個概念。后來用融資租賃的模式,利用美國非常低的融資成本,非常廣闊的融資渠道方式,利用『老百姓家里用電貴』這個點做的商業模式。

    Q:美國的家庭用電不貴吧?用光伏有意義嗎?

    A:其實美國電很貴,家里面的電最貴,然后才是工業商業,跟中國正好相反。咱們老百姓從來沒為電發愁,便宜,可能北京也就是五毛多錢,相比現在的人均收入,老百姓現在有時候家里忘了關燈也不心疼。美國家庭用電最貴,美國人又有能源、交通等各種方面獨立的意識,我不希望受制于人,受制于公共事業,他就想著,如果我有辦法,我自己發電自己用,如果再能儲起來,用的時候再放出來,他是有這個愿望的。正好現在特斯拉和SolarCity滿足了他們這個愿望,而且這種商業模式讓他們覺得非常合算,有的人可以用光伏掙的錢去還金融的租金成本,這樣一下子打開了市場。世界上任何一個商業模式從一開始創始人也不篤定百分之百成功,只是有這個野心和欲望,所以當時我記得沒錯的話,Musk沒親自做,他讓表弟做,從我們吃瓜群眾來看,就是創業有風險,讓弟弟先趟,如果成功了股東是我,趟不成功就當做個實驗,反正是弟弟做也不丟我的臉。但是一下子就成功了,恰巧趕上了中國制造起來了,00年代中國光伏組件制造起來了,一下子采購成本降下來了,生意越來越好做。

    Q:SolarCity哪一年開始做的?

    A:很早,可能是2006、2007年,后來有很多從美國回來的人開始干光伏,所以后來2005年往后開始,不斷的有人回來創業,想復制SolarCity的成功,但是都沒他成功。除了生產制造業在尚德上了美股以后,有一片中概股光伏概念股的上市潮,后來起碼在應用上面就沒有太多好公司了,只有一些基本上他們的電站應用也不是在國內,所以國內大多數的從業者其實并不為美國投資者所知。

    8. 光伏的估值

    Q:我想補充一個問題,為什么那個時候整個市場給光伏的估值那么高?我們都知道光伏行業出過三個中國首富:施正榮,李河君,還有彭小峰。

    A:一個是當時正處在一個光伏發展高峰,大發展期間,所以大家對這個產業的預期特別好,這個預期主要就是指安裝量,因為這些公司都是賣發電設備,也就是組件,當時組件的成本急劇下降。但是政府給補貼的這些政策有一些滯后性。當時行業的現狀就是,成本低了補貼還不錯,于是很多公司蜂擁而上,很多的國外的搞發電的獨立供電的公司(IPP)就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要買組件,當時可能得有百分之三四十,四五十的產能在中國,made in China,中國是供貨的老大,大家都覺得說今年能干一個G瓦,明年能干兩個G瓦,所以整個Pipeline(項目儲備)特別大,所以給你多高的估值都不為過。

    9. 光伏的價格

    Q:現在光伏發電一度電是六毛,什么時候價格可以降下來?比如到2020年,三年之后光伏發電是什么價?

    A:前些日子有個光伏大會,發布了一個光伏行業的發展路線圖,很多的公司企業和工信部下面的一些研究機構共同的預期,是到2020年能夠大概達到四五毛一度電的度電發電成本。到那個時候,因為火電還要加上一些環境成本,我們事實上就可以真的跟火電拼成本了。

    Q:如果以2020年為節點,2020年之后如果我運營一個商超會所或者社區學校,我不裝光伏豈不是傻?

    A:可能大家需求不一樣,有的人他的屋頂用做干別的,比如弄個屋頂花園,不一定他非得上光伏,但是如果光伏的電力已經讓他能夠享受到這么好的實惠的話,即便他自己的屋頂因為各種客觀原因不能用來發電,他也不一定用不上,因為到時候咱們的電改隨著推進,事實上只要你的配網區域內有人光伏發電,他也可以跟他買,跟自己發是一樣的。

    10. 價格變化帶來的大機會 : 能源交易與能源區塊鏈

    Q:2020年,到了0.45元的度電成本,我們能明確看到需求的上升。就現在來說,我在看全市場的時候,說句老實話,全市場的光伏企業的股票跌的跟屎一樣,沒有幾家好公司我能買的下手的,因為我不知道它的底在哪里,搞不好又出來一個像尚德那樣的,出來一個首富,然后把公司給弄掛的。那能不能點評一下,作為業內人士,你覺得哪個公司在兩三年之后2020年左右這樣一個大機會面前,他有希望獲得一個比較大的漲幅?

    A:個人判斷來說,不用等到2020年。因為第一我們的成本下降現在是越來越有非常清晰的預期,第二是咱們國家的電改的推進,讓市場流動性起來了。第三是我們整個的環境結構、產業結構包括經濟發展的增速等各種原因,會導致大家會有非常強烈的預期說用綠色能源,但是我們要求綠色能源便宜,所以各種訴求在那,然后它本身的競爭力也在增強,所以這個是一定會有一個交點的,這個交點我們預期在2018、2019年左右。現在隨著海外市場慢慢的它的增速也在減緩,因為可能他們之前的裝機容量也已經很大了,而且他們的國土面積、人口用能等各方面肯定不如中國潛力這么大,所以如果有一些公司是做國內的發電應用的,甚至很多人今后會參與『能源互聯網』整個構建。某個公司開始有可能做光伏,但是后期他們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產業鏈,有可能光伏只是用作發,還可以參與到售電、用能管理、節能服務方面。舉個例子,以前我們有鍋爐改造,可能這個鍋爐比較費原料、費錢,現在在電的方面,我們可以用各種用戶側的需求的服務,讓你用電既能滿足你的生產,又能夠把成本降下來,所謂的更智能化、智慧化。當然這里面會應用到一系列的ICT的技術,有硬件有軟件,同時甚至現在還有人在研究『能源區塊鏈』,用區塊鏈里面的一些技術幫助到這里面的效率提升。

    Q:能源怎么可能跟區塊鏈綁在一起呢,這個怎么理解?

    A:這個比較生澀,因為本身區塊鏈知道的人就不多,第二再說能源區塊鏈就更不理解了。其實,能源本身以前不太市場化,而且尤其中國人可能對能源沒什么認知,覺得我用就是了,我一開開關燈就亮了,電怎么來的我也不用管,但以后隨著發電、配電、售電的這些市場打開,有很多的參與者他就要市場化運作,里面會有一些交易,交易里面就會必然存在區塊鏈的存在價值。

    Q:這個交易是發生在誰和誰之間?

    A:比如說剛才我舉了個例子,自己的屋頂沒地方放光伏,鄰居家有,鄰居家把電賣給你,怎么去結算?你怎么知道,有可能有兩個鄰居都有屋頂,你知道那一度電是誰賣給你的?

    Q:實際上就是說你需要在你家屋頂上去安裝一個、或者在云端有一個公共的賬簿,能夠記錄誰賣給你多少,而且這個帳目是無法作假的。用區塊鏈技術來去登記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的結算信息對嗎?

    A:對。

    Q:我印象中,原來電網和我作為用戶之間,它都是單向的聯系的,怎么能夠實現您所謂的區塊鏈?

    A:現在在我們國家可能還不具備硬件和軟件的基礎,因為首先在通信上是單向的,沒法雙向,以后電能從上往下走,也能從下往上走,相當于以前你只能從電網取電,現在你能把電送回電網那一端,但是有可能是送給電網的更高層次的配網,也有可能直接就送給鄰居了,這里面肯定會有一個途徑的監測,到底你的電是怎么走的。事實上我們不必去看這度電本身怎么走,而是你必須有一個賬簿去記錄它:我發出去了一度電,那邊用了一度,這里面有點像貨幣結算,你不用知道這張美元是誰的,我只要記錄它存了一塊、我取了一塊,這里面就有區塊鏈應用的價值所在了。可能現在還比較早,咱們在探討,現在也已經有一群人在干這個事情,可能現在來說,跟咱們的生活還離的比較遠一點,因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現在還沒有做到完全市場化、整個的布點大量接入,還沒存在一個成熟的基礎。可能區塊鏈會在我們成熟之后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可能在市場早期的時候,還是靠一些政策的扶持,靠電網的一些支持。當然電網也在不斷的改進,現在這次國家電網老總舒總,前幾天我們看到他們幾個人聯合署名的一篇論文,專門寫的就是可再生能源在電網側的消納,所以現在是非常多的角色都在大力支持新能源用來發電,誰都知道它更清潔,同時也希望為新能源能夠輸送到用戶的眼前建立更便利的條件,這里肯定需要很多硬件,包括我們現在花幾萬個億在做農網的改造。如果網都不行,肯定輸送不過來。好比咱們上寬帶,你家里都沒裝寬帶的光纖怎么上網?所以現在處在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階段。

    10. 光伏與房地產的類比

    Q:之前市場上有一個聲音:光伏是下一個房地產,這個說法是否準確?我需要向你求證一下。第二,如果說這里面存在一個比較大的機會,那哪些標的物會受益?因為現在整個投資市場上,大家都知道,我的錢不能夠再進房地產了,因為再進房地產,第一是淤了,第二本身國家限制你。那如果我要找出下一個可以部分替代房地產產業,那是不是光伏?為什么?

    A:雖然我個人也曾經在我們自媒體上發聲過說,光伏本身的屬性很像房地產,因為它有固定資產屬性、金融屬性,甚至還有一些家電消費品的屬性,所以我們也曾經說過光伏有可能是下一個房地產。但是如果非常嚴謹的說這個問題的話,我不認為光伏是下一個房地產,而是整個的新一代的能源互聯的整個生態,它會成為下一個房地產。

    房地產為什么能起來?第一因為是有需求,我要買房子我要住;第二當市場起來以后,大家發現房價漲了我可以投資,而且從目前現實上來看,反正像北京四環以內不太可能跌,很保險的投資行為。那么能源來講,第一它是剛需,我們每天要生活生產肯定要用能源,當然能源不只電,還有冷、氣、熱很多的方面,但電是效率最高、傳輸最方便最安全的一種方式,所以在需求上面沒有問題。第二,供給方面,現在由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這兩年是突飛猛進,2009年以后,風電光伏生物質種種,尤其光伏是最適合分布式發展的東西。當然有一個可能是燃氣發電也是可以建在負荷附近的。當供給上去了以后,需求在區域內可能供大于需,那自然價格能降下來,尤其成本本來就是降低了,咱們有一定的利潤空間,這樣大家會越來越愿意接受這個東西,它便宜,我為什么不用它?所以如果形成了這么好的流動性和市場化行為的話,那自然大家可以消費了,這是自用的機會。

    第二是投資機會。這種分布式電站,雖說每一個屋頂都能裝,但是畢竟能量密度有限,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的能源尤其是電力方面的需求。比如一個廠一年用一億度電,有可能真正發電的面積有限,或者其他條件有限,發一千萬度電,只能滿足10%,所以事實上我們這個資產現在裝了以后可能旁邊屋頂還不如它大,也就發一百萬度,所以這個區域內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提供,其實是有上限的。也就是說,當大家的剛需,遇到一個供給的上限,會導致這個資產變成稀缺資產,大家搶。所以我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尤其是發電成本越來越便宜以后,有可能分布式光伏的資產會成為大家爭搶的資源標的。

    所以您剛才說有沒有一些好標的

    第一,我認為有這些分布式光伏電站資產的公司,也就是我剛才講的IPP獨立電力供應商,我自己發,自己找用戶,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稀缺的資源的標的。

    第二個是剛才咱們也提到特斯拉,做了一個儲能叫PowerWall,雖然現在比較貴,市場化還難一點,但是現在因為我們國家電動汽車戰略勢在必行,它會導致起碼鋰電儲能成本會急劇降低,有點像當年的光伏,可能降50%以上也是很輕松的事。當我的發也便宜了,輸和配現在打開了,反正一個固定的價格,大家算得過賬來,儲也便宜了,就剩下用,怎么用那是策略問題。如果發、輸、配、用、售、包括儲和服務這些概念,一家公司如果都能干,有可能他不自己干,他收購一家公司,他把這些元素都聚為這家上市公司的業務,那這家公司就厲害了,我們稱之為一個能源互聯網公司。

    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A股起來過一輪,『能源互聯網』,其實這個概念是美國人提出的,但是因為咱們國內的一些專家經常去科普這樣的概念,讓大家認知到能源互聯網有多么的必要,包括前國網的老總劉振亞現在退休了,他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做全球能源互聯網,意思是把全球的發、用這些資源匹配起來,中間可能會有一些輸配這些路徑,需要基礎設施。但是所有的這些概念,無論你是做全球的還是區域化的能源互聯網,它帶來的是一個能源效率的提升。在現在國內的經濟形勢下,我覺得再去花大的價錢去所謂做這種冗余的GDP,不如放在服務上,放在提升效率上,把這些冗余能夠利用起來。把GDP的質量、GDP的能耗比提上來,這里面空間非常大。所以我認為如果在這個領域的話,你要說光伏是下一個房地產,一點都不為過。

    11. 光伏行業的投資標的

    Q:既然你說能源互聯網這個圖景那么大,我聽說連華為也進場了,咱們把市場上這些標的物都梳理一下,不論美股港股還是A股,你看好哪些公司?

    A:如果單從光伏來說,以前因為尚德,基本上去美股上市的比較多。當時的尚德、賽維這些公司,現在不在了,他們是老前輩們。中生代像現在的天合光能、晶科、阿特斯,包括晶澳這樣的公司。當然這里面有幾個公司,大家都覺得在美股大家對于光伏公司的估值太低了,所以大家現在基本上都是去試圖私有化,退市回來到A股去做。因為A股對于光伏公司估值相對比較高,另外國內對于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已經被科普過了,大家比較認可,就看誰能落地。第三就是其實國內這樣的標的是少的,所以具備一定的稀缺性,誰能現在占有這個稀缺性的標的的位置的話,我覺得可能市值上會好一點。

    Q:問題是現在美股私有化回來,沒路了啊?

    A:光伏公司的老板大多都是各種半路出家,真正完全是玩資本出身的不多,而且本身中國資本市場近幾年也變動比較大,其實大家也很難預料。而且一個公司它想轉型也好,它想在資本市場上做這么大的動作也好,也需要時間,所以在這么長的一個時間維度上,你說任何一個公司能不能夠抓準,實現它的小目標,這個很難說,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我覺得任何的投資它還是基于價值的,這些公司掙不掙錢是第一的。所以現在無論你是在A股在港股還是在美股,反正你的絕大部分的市場還是在國內,無論你是賣組件、賣逆變器還是做電站,或者是我剛才說延伸到售電領域、配電領域、需求側響應和服務各種領域,那這些公司誰先能夠落地,而且這些項目的現金流真真實實被大家看到,我覺得這樣的公司無論在哪個市場,我覺得都會有一段非常好的行情。

    特斯拉的PowerWall 儲能墻

    Q:美股市場你最看好哪兩個?

    A :美股如果讓我說的話,可能一個是阿特斯(NASDAQ:CSIQ),一個是晶科(NYSE:JKS)。晶科是在2016年超越了天合成為出貨量第一的組件公司,晶科現在無論在海外還是在國內,電站業務做的還不錯。而且最近咱們國家有一些新的玩法叫領跑者基地,就是它不做那種普通電站的指標備案管理,國家和電網統一給你畫一個圈,在這個地方,統一基地化的建設,統一給你做并網送出、消納,包括整個的前期手續的辦理,大家統一協調。這樣的話成本也能下來一些,補貼的利用效率來講也會更高。在這個領域,晶科算是在民營企業里面做的最不錯的,它拿到的指標比較多。

    Q:那如果我建電站,于我而言,豈不是把原來的這些光伏面板都變成了印鈔機?

    A:可以這么說,雖然這中間的鏈條稍微長了點。可能組件跟電站中間有一定距離,電站跟最后的現金流中間也還有一定的距離,而且除了剛才我說電站純發電的這種現金流的收入,因為它是相對固定的,更多的人面向的是資產證券化,ABS。但是可能我覺得更有想象力的空間是來自于這個電賣給誰,怎么賣。所以剛才我說的那個電改以后的市場化,我覺得倒是更大的空間。

    Q:賣給誰怎么賣,是掙里面的價差嗎?

    A:市場化肯定存在價差。比如說現在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最好市場化的東西,現在只有兩種可能,就是賣電的渠道,一個叫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就是說它只能賣給屋頂。你建到人家屋頂上,那個屋頂業主他用電,直接自己就用了,實在用不掉的賣給電網,但是也是在那個區域內消納使用;還有一種我們叫全額上網。就是補貼不按度電給你補了,直接給你一個上網電價,你把電賣給我國網,我國網給你結賬,按多少錢一度,這兩種計價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就是反正你都是跟國網打交道,所以其實你的買家,要不是國網,要不是屋頂自己,局限性太大了。電改市場打開以后,如果在配網區域內自由買賣的話,你的用戶可以是區域內這么多企業。比如今天咱們在的地方,有用戶用不了那么多電,你覺得賣給它有點虧,這時旁邊正好有一個人急需用電,他花兩塊錢買你的電。這時候肯定要有一個快速響應的機制,當然這需要整個的市場機制政策、電網很多的硬件軟件上的配合交易機制,但是如果能夠達到這個前提的話,那我每天其實相當于股票的量化投資,有一套響應機制策略,然后我覺得怎么賣更合適我自己制定,反正我這個電的成本不會變,這樣的話可能利潤就非常高了。

    Q:港股有什么好的標的物嗎?

    A:其實我自己也買了一些港股,真的是跌成翔。一個是當時大家講的所謂的資本故事,被一些當時沒想到的問題打敗了。

    Q:我有個問題要質疑你一下,你說海外給我們的估值很低,問題是你到了港股估值也很低。

    A:港股當年估值還不錯。

    Q:問題是現在滬深港三地已經完全打通了,打通了之后,估值水位會拉平,那我美國市場資產回來,豈不是又是找坑?

    A:主要還是整個資本市場對于光伏這個東西的認知還停留在很多年前,因為我也聊過很多的買方朋友,大家問的問題都很基礎,比如剛才說的問題:你們并網難不難?是不是高污染高耗能?大家還停留在這個階段。第二是我剛才說的這些空間,因為畢竟電改剛剛開始,可能還是一個看起來比較虛的東西,所以咱們現在港股的這些公司,大多數遇到的問題:一個是電站遇到了限電,就是有電發不出來。因為當時的電站基本都是建在西部地區,像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這種地方。很明顯這種地方用電肯定不如東部發達地區,所以多出來的電必須要通過特高壓、超高壓送過來。送過來這電網是電網建的,電網當然很支持,但是建也需要時間,所以這里面的時間差就會導致我發出來這么多的電送不出來造成限電,那你所有的收益率就是白搭。第二,由于當時的我們的電站指標和補貼有點沒協調好,導致現在等補貼的人非常多,嗷嗷待哺,國家補貼不夠用,缺口好幾百億。

    因為咱們的錢大多來自一個叫可再生能源附加補貼基金,這個基金跟咱們老百姓關系不大,主要是工商業的電每度里面是有一分五是這個基金。總得先從大家手里收電費收上來,再按照目錄發下去,首先一來一去理論時間就是18個月,這個就造成了人為的補貼拖欠,第二是收補貼情況有點問題,有很多自備電廠不交,這樣導致資金本身的量本來也不夠,所以咱們近幾年的裝機容量一年比一年大,2016年咱們裝了30多G瓦,每一度電都需要補貼,所以導致缺口越來越大,一個限電一個補貼拖欠的問題,導致現在港股上市的光伏公司,他們的資產現金流特別不好,自然股價就下來了。

    Q:相當于存量博弈,有沒有人會掛?

    A:已經有掛的了。當然港股因為也不存在漲跌停,所以股價跌的比較快,但還不至于退市。這些港股回A股也存在一定困難。包括這兩天證監會說再融資的問題,再融資的時間限制是18個月,可能也會給一些回A的人一些小小的打擊。但是我覺得即便不回,在港股市場上,其實也是有很多機會的。最近有一些光伏概念的這些港股都漲的還行,雖然是跌的很差了以后再上漲,但是現在趨勢是有一些扭轉,有一些逆轉,投資者也發現了限電在逐漸的解決,然后補貼拖欠這個問題,因為現在基本上都改成競價上網。他們再投資新的電站,基本上這個問題能好一些。老的電站,隨著你越來做的越多,就是相當于你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同時很多人也基本上都知道,單純一個光伏可能也不會有太強的競爭力,所以現在也都在做智慧能源。

    Q:何謂智慧能源?

    A:就是所謂的多能源互補利用,就是說你不光是光伏,可能還有燃氣,然后在儲的方面還有一些儲能。現在中國儲能比較火的兩種,一種是鋰電,一種是液流電池,液流電池更適合大規模儲電,調峰、調頻。鋰電的儲能,家用以后,包括電動汽車,包括有一些工廠內的一些谷值電價和峰值電價差異特別大的地方,效果會比較好一點。所以在這方面,可能也會有一些新的標的,包括很多的港股也改名字往這方面靠。

    Q:A股呢?

    A:其實A股光伏類的股票標的并不多,這也是我一直覺得最大的空間所在,就是為什么明明這么有發展,一個朝陽產業,為什么國內相關的標的相對比較少呢?現在也有很多人轉型過來,但是既存的一些也有,像林洋電子,最開始是做智能電表,然后做光伏,現在又開始做一些微電網。包括愛康,包括現在有一些房地產公司轉型來做光伏的。還有2015年的一些我認為能源互聯網概念的股票,其實現在都可以列入到分布式概念里面。因為分布式跟所謂的微電網的區別,大致的意思就是說做區域的大能源服務。光伏可能是你的渠道手段之一,可能它是一個敲門磚,它是一個流量入口,所以我相信以后有很多的公司無論是它自己IPO,還是它借殼上市,這些公司我覺得它一定不能少了分布式光伏包括充電樁,占領流量入口,因為要拿用戶。第二,可能還有一些人在軟件和電力調度的策略和經驗方面,也有一些前途,包括像積成電子,東方電子這些老派的,包括南瑞、許繼這些公司,它很明白能源怎么調度。剛才我們說了那么多,事實上你這個能源再便宜,你也得送到人家用戶門口。以前咱們說互聯網再厲害,總有一根網線拉到你們家,現在機會還是最開始存在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增量配網的建設、運營、分布式電源,包括充電樁,以后都有可能叫充放電樁,車來了不一定是充也有可能是放電,叫充放電樁。

    Q:為什么要放電?

    A:比如我在家里五毛錢一度電,我充滿電到電影院去了,我放兩度我就白充了。但是我用放兩度電的作用,幫助電影院在高峰期達到削峰的作用。當然可能兩度電少了點,但是以后更多的市場行為會出現,價格杠桿,如果這個時候我的電淤了,是不是要有人過來用?有可能我的電是免費的,也有可能你用我的電我送你錢。就是以后有各種各樣的能源恢復商品屬性的新玩法出來。類似騰訊的微信,免費為什么它的市值這么高?以后能源也是,但是必須要流動起來,而且它的前提是你要有用戶,掌握用戶的用能習慣。這樣的標的可能它的范圍就很廣,不光是做光伏。

    Q:我現在感覺有一個趨勢,第一電網在互聯網化,一端是發電端,一端是用電端,它都在快速的流動,開始進行內部的交換,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這里面必定重復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手段,它要去鋪設很多基礎設施。然后從個人端,原來只是單向消費,現在是既能充又能放,既能買又能賣。那這樣一個藍圖要花多長時間?

    A:可能會比較久,因為像咱們國內的市場尤其這種新鮮的東西,需要很長時間的博弈,尤其是體制內和體制外,因為既得利益可能覺得我不愿意你們把我客戶搶走,新興的人雖然市場化的東西玩的不錯,但是事實上它有一些積淀沒有。所以我覺得最好的一種形式就是現在推行的混改,大家能力互補,有一些市場玩家可以跟央企國企甚至所處的基金一起玩這個事,各取所長,有的人資金便宜,有的人可能對用戶的服務這種響應會比較快、比較好,用戶體驗好,這兩個一結合,可能能出現很多的新的東西,那你說央企它跟你合資一個公司,用這個公司獨立上市,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標的就出來了。

    Q:類似于像IT企業,比如華為這種,他攙和進來干嘛?BAT 也進來了

    A:他更多是服務。

    Q:為什么?

    A:我們說的智慧能源或者能源互聯網,都會用到大量的ICT技術,這些技術本身是在像你剛才說的華為和BAT手里。

    Q:ICT是指互聯網通信技術?

    A:對,包括智能化、電力電子,這里面的硬件和軟件很多東西的結合,包括信息技術,信息的傳輸和一些云計算的東西,大數據。現在BAT他們可能對能源理解比較淺一點,他們更多做的是一種數據服務,比如說我們行業里面有幾家公司,像陽光電源是做逆變器的,還有不是上市公司像遠景能源,它會做很多的數據采集,而且它在做數據采集以后,希望做包括SAAS服務、PASS服務等一些服務,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這時候云來了,阿里云說我能夠提供,實際上他只是把云計算能力租給你用,沒有完全深度結合。但是國外谷歌這樣的公司,實際上已經在研究說能源效率利用ICT技術怎么提升。可能華為會比較好,因為他又有硬件又有軟件。華為現在在我們業內是一家非常受人尊敬的公司,因為它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從什么都沒做,到現在成為國內排前幾名的公司,它出貨量很大,而且它賣逆變器,除了這個能掙錢以外,更多的它就是積累數據。它想積累更多的數據然后反過來服務我們,所以可能華為會成為一個比較好的典范,但是很可惜它不上市,所以二級市場并不關注它,但是它所做的一些事情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啟示:就是說最開始一段發展階段,你可能掙錢是賣設備掙錢,后面可能就是搞服務掙錢,再后面可能甚至是衍生出來一些東西,搞金融掙錢,比如剛才提到的ABS,像業內其實有一些這樣的創新企業,想試圖做光伏發電預期收益的ABS,國內也有一單,深圳能源做的,雖然只是一個試探性的示范,但是很明顯這里面的很多點,只要你能夠有辦法解決它,后面的路一定是明確的。你要說時間來講,一步一步來,我覺得可能每兩三年是一個段,光伏往往是超出咱們的預期的。

    其實光伏發展非常快,包括現在電動汽車,你以前覺得沒有,現在滿大街都是。這樣如果我們放眼十年,我覺得在十年以后,我們當時預期的是2025年左右,我覺得我們剛才所涉及的這些像智慧能源、區域能源互聯網這些概念,很有可能在一些生態條件具備的園區里面就能做到了。但是至于說老百姓、C端客戶能不能享受到這么豐富的東西,我現在心里面還有一些質疑,因為畢竟現在民生的東西在中國尤其是能源涉及到電力安全很多東西,還存在一些障礙,但我覺得因為中國80%的用電量是工商業,這個市場很大。老百姓可能可以買一個光伏的理財產品也是享受到好處,你家里像農村廣大的市場,咱們中國八九億農民,很多人就是家里面有房子,他可以裝一個光伏面板,現在可能還稍微貴一點,可能兩三萬三四萬一套,以后便宜到像買一臺電視一樣,幾千塊錢或者一萬塊錢,實際上比起通貨膨脹來看成本很便宜了,那意味著他可以用到非常便宜的綠色電力。

    咱們國家前一段時間剛推了綠證,其實就是把一兆瓦時的電量度數,打包形成一個認定,就給你一張證,這張證的意思是我用這么多綠色電力,就可以抵消你很多東西,包括你的配額,我強制你工廠必須有多少綠色電力的配額用掉,用這樣的形式讓全社會用綠色能源,去調能源結構。第二,是這個東西一旦以后能夠形成流通,有綠色電力能源的交易所,就像我們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所一樣,那我覺得這個整個的市場打開了,那能源真的就成為了我們講跟貨幣一樣的東西。

    Q:這里面確實存在一個機會,因為我一塊錢所代表的具體的標的物,我用物質來衡量比較困難,如果用商品化能源是有精確刻度的,所以這個事情有一些有洞察力的人也在看。

    A:可能布局需要時間,需要一步一步來。如果從近期二級市場來看,誰先落地一些區域能源服務的事情,誰先去落實分布式電源,無論什么形式,你只要能夠提升用能效率,能夠讓大家用能又清潔、又高效、又低成本,我覺得那就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一二|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久久久一区二区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久久 | 国产午夜久久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久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午夜影院a| 精品美女| 午夜视频污|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互换娇妻呻吟hd中文字幕 | 久久逼逼|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 福利社午夜影院 |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草免费在线 | 色a在线 | 永久av|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 日韩有码在线播放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久久综合久 | 色性视频 | 91视频8mav | 黑人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 欧美一区三区 | 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 五月天色婷婷视频 | 狠狠干最新网址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不色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