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信息時代,科技的力量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創新發展。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隨著“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互 聯網+”的熱度不斷攀升。移動互聯網,正以鋪天蓋地的力量,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生產組織方式、要素配置方式、產品形態和商業服務模式,加速促進各行業朝著信 息網絡化、數據智能化、平臺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在全球范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
作為最大民生產業的食品行業,能否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轉型升級?如何運用“互聯網+”的理念和手段,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的保障機制?
7月2日下午,作為2015年河南省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宣傳活動的收官之作,由省政府食安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主辦的“第二屆河南省食品安全與 發展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省政府食安辦副主任張紅林、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省工信委總工程師陳振杰、雙匯集團公司 總裁張太喜、清華大學電子政務實驗室專家羅建輝以及來自三全、思念、永達、眾品、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丹尼斯、萬邦物流、鄭州陳寨市場、商丘農產品市 場等生產經營企業的代表,還有食品科教界的代表、監管部門的代表聚集一堂,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下的食品安全與發展之道。積極擁抱“互聯網+”、借力 “互聯網+”打造食品產業和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成為與會代表的共同心聲。
我國食品產業進入中速發展新常態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更是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統計顯示,自1996年以來,我國食品工業連續19年居各工業部門之首,2014年產值達10.89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17.1%,度過了將近20年的世界罕見的高速成長期。
但是,近三年我國食品工業增速下滑之快、幅度之大,令各方始料不及。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9萬億元,同比增長8.0%,增幅回落5.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581.46億元,同比增長1.2%,增幅回落12.4個百分點。
“通過數據比對,我們不難發現,中國食品產業正在換擋降速,進入發展新常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論壇中指出,中國食品產業正 面臨著近30年最艱難而相對漫長的轉型期。其中最重要的轉型,就是食品行業逐漸從以“價格戰”為主的終端競爭,轉向以誠信與創新為內涵的品牌競爭、以產業 鏈安全為主的價值競爭。食品安全已成為產業競爭力的根基和決定現有食品企業競爭力及生死的一大命門。
新常態下河南的食品產業狀況如何?省工信委總工程師陳振杰在論壇上透露,2014年,河南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631.55億 元,繼續位居全國第二,增長12.2%,高出全省工業增速2.11個百分點,高出全國食品工業增速4.2個百分點。“雖然總體形勢不錯,但河南食品工業同 樣進入深刻變革的新常態,正處于破除傳統發展路徑依賴、加快向現代食品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陳振杰說,食品產業是剛性需求產業,但朝陽產業中沒有永遠的 朝陽企業和產品,河南食品工業正面臨著發展理念落后、創新能力偏弱、產品結構不優、集群效應不強、配套服務體系不全、國際化視野偏窄以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較多的劣勢和挑戰。如何破解食品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持續增強發展動力,是新常態下河南建設全國食品工業強省的重要課題。
我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良好但基礎脆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作為全國重要的食品生產、消費和輸出大省,我省的食品安全形勢如何,可以說備受矚目。論壇現場,省政府食安辦副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張紅林發布了《河南省食品安全報告》。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