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Nest做出了一個可以連接互聯網的溫度室內調節設備。隨后他們又做出了一個可以連接互聯網的煙霧探測設備。就當他們準備開發能夠連接云端的家庭安全攝像頭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這樣的產品已經被另一家企業做出來了,這就是Dropcam,也就是現在非常火的Next Cam的前身。于是Nest斥資5.55億美元收購了這家企業。Nest這家谷歌旗下的公司,正在一步步的開發各種智能家居設備,希望能夠占領你家中的每一個角落。但是正如Nest的Greg Hu說的那樣,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并不需要自己完成所有設備的開發。
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Nest和他們的母公司谷歌一起,針對外部開發人員推出了一套軟件工具,讓這些開發人員可以使用這個工具來打造自己的“物聯網”設備。谷歌高管Sundar Pichai在上個月的Google I/O開發人員大會上對全世界公布了這個計劃。他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叫做Brillo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以及一個名為Weave的通信協議。負責Nest開發人員項目的Hu也表示,Nest和谷歌正在開發一套“全棧式”的軟件和服務,讓任何人都能用其開發物聯網設備,從能接入網絡的洗衣機,到智能燈泡,再到車庫的智能大門。
他在接受參訪的時候表示:“這套系統將會為開發人員提供所有的基礎功能,讓他們可以用來開發互聯產品。”然而這個系統尚未完全開發完畢,我們最早也要再等上幾個月的時間。
如今物聯網這個概念非常火熱,許多的企業都在嘗試在這個領域推出讓消費者無法拒絕的設備。無論是你隨身攜帶的手表,還是家中數年無需更換的照明系統,如今都可以被接入互聯網。然而,這個市場卻非常松散,你很少能夠在一個智能手機端應用中對所有品牌的物聯網設備進行控制,除非你所使用的所有物聯網設備,都出自一個品牌之手。
分開來看,這些設備都很實用,但是他們現今卻無法彼此間進行通信:例如能夠識別你睡眠狀態的手環,在你起床的時候自動打開家里的智能燈。當你的車靠近車庫時,自動打開你車庫的門。這樣的便捷性,才應該是物聯網設備的最終目標。
有了谷歌的Brillo和Weave,至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所有物聯網設備真的能夠彼此溝通和配合。
當然,谷歌并不是唯一一個有這個想法的企業。與往常一樣,科技行業從來不缺少競爭者。
封閉與開放之爭
作為谷歌長期以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蘋果也在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他們所推出的解決方案,就是Homekit。蘋果與谷歌各自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有何區別?從本質來說,就是封閉平臺和開放平臺的區別。具體來說,就是蘋果允許開發人員開發可以配合蘋果硬件和軟件的物聯網設備;而谷歌則更通融一些,他們允許開發人員開發任何設備,只要是物聯網設備就可以使用Brillo和Weave,哪怕你的設備也支持蘋果的Homekit。
其實Homekit與iOS很類似,iOS是蘋果移動設備的心臟,而且它只能夠運行在蘋果自家的移動設備之上。而Brillo則更類似安卓,這個開放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幾乎可以運行在各個廠家的設備上。事實上,Brillo就是在安卓系統的基礎上開發而來的。
在談到谷歌的物聯網開發人員工具的時候,Hu表示:“在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你甚至無需使用谷歌的原件,也無需使用Nest的原件。基本上你想用什么原件都可以。”
當然,無論是谷歌還是Nest,他們都是企業,并不是慈善家。他們的這種開放也是有目的的。毫無疑問,谷歌的這種開放是為了增加安卓手機和Nest設備的市場占有量。谷歌的平臺將會與Google Play應用商店高度整合,從而讓開發人員不斷接受谷歌的硬件和服務生態系統。但是無論如何,谷歌的這種開放的確給開發人員和用戶帶來了方便。至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既可以在安卓手機上操控Brillo,也可以在iPhone上對它進行操控。
家才是智能生活的中心
前,Nest開放了他們的API,讓其他開發人員的設備也能夠與Nest設備進行通信。在Weave協議正式推出之后,這種溝通性將會變得更廣,讓所有物聯網設備都可以彼此通信。
Hu表示,Weave將會通過家中的無線網絡,讓所有物聯網設備實現通信,而且這種通信并不需要外部網絡的參與。
也許有人會說,蘋果的Homekit也能實現這樣的功能,但是在Hu看來,蘋果的做法有些不可理喻。他表示:“谷歌和Nest所提供的,并不是一個控制所有物聯網設備的中心。他們所提供的,是一個更加廣泛的平臺。我們的生態系統并不會強迫開發人員使用我們的應用。”
也許一些用戶會認為能夠控制所有設備的中心更加方便,畢竟它可以讓你在一個地方控制所有東西,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其實蘋果和谷歌在智能家居方面的競爭,其核心與兩家企業此前的爭斗一樣:封閉和開源之間的戰斗。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