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考察團先后考察了杜普萊恩(Droop+Rein)機床廠和德國萬可電子工廠。
杜普萊恩機床廠是斯達拉格集團收購的工廠。斯達拉格集團總部在瑞士,是智造高精度機床的全球技術領導者,產品主要用于對小型、中型和大型金屬、復合材料及陶瓷材料工件進行銑削、車削、鏜削和磨削加工。其收購的杜普萊恩機床廠的機床工具可用于加工大型和超大型工件(最大250噸)包括柴油發動機、電站設備和飛機起落架使用的大型組件。
上午9:20分,杜普萊恩的亞洲市場總監Mr.Hans Michael Kiel接待了我們一行。Kiel先生首先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公司成立于1862年,已有150年的歷史。公司僅有170多名員工,(人力、財務等不含,由總部直接管理)。年產值在4500至5000萬歐元。并主要介紹了產品在中國的應用。第一大行業應用客戶為電力行業,主要應用:上海水電站。第二大行業客戶為造船行業,發動機應用在沈陽造船廠、上海的EMS等。此外在汽車行業(上汽大眾)、軌道交通(大連機床廠)、航空航天(成飛)、煙草(常德煙草)均有應用。
之后,Kiel先生帶領全團,參觀了工廠。步入工廠,頓感震撼。
18米高的廠房,給成飛A380做精益加工,為巴西做制造,為美國F35做加工的液壓機床赫然屹立眼前,高度超過10米。產品的正常交貨期為17-18個月,其中8-10周完成設計。每臺機床的生產都屬于定制化,并采用了西門子的數控系統,研發2年,通過測試,系統穩定,才投放市場。
現中國的客機C919機翼、飛機起落架等在杜普萊恩工廠制作。航空制造業我國一直在追趕,但核心技術還要依賴他國,中國制造業跨越發展,擠入世界強國尚需不斷努力。
下午12:30,參訪團如約到達德國萬可公司。團隊首先享用了萬可準備的自助餐。團隊成員一致結論:能將自助餐準備如此完善、餐廳布置雅致的萬可會有更大發展。
萬可中國的CEO Volker Palm先生對我團一行進行了招待與專業講解。我們先后參觀了注塑車間、自動機電車間和實驗室。注塑車間的材料選擇,訂單發送已按4.0標準操作。質量部首先按100片生產測試,測試通過才批量生產。其中不良品按顏色收回,通過搗碎、加熱、拉絲又變成塑料小顆粒的原材料進行二次利用(75%的新材料,25%的回收材料混合)。原料進干燥單元后,濕度降低到0.5%,加熱到200多度,最后壓成模具。冷凝水也進行二次回收用于供暖系統,做到了極致節能。
建筑行業是萬可產品應用的第一大行業,為了滿足產品的大量需求,自動機電車間實現了注塑全自動組裝。現場監控屏幕中,正在生產的產品與標準品嚴格對比,彈簧螺絲等缺失,會自動識別,自動二次加工。
實驗室高電流測試環節,讓人真正感嘆德國品質精益制造。
59平方毫米的端子,當通過11300安培的電流,劇烈震動,但端子安然無恙。6平方毫米的端子,可通過的最高電流41安培,當通過400安培時,導線瞬間變紅,外殼與導流橋燒掉,但拿出剩余部分,內部線路連接卻依然完好。
因下午考察團要趕往匈牙利布達佩斯,萬可的參觀未能深入細致,還有許多值得中國企業學習的生產品質,期待下次的考察繼續挖掘。
智匯商務之旅的企業參訪已全部結束,請繼續關注匈牙利的企業資源對接商務活動。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