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新能源補貼新政中,首次引入了新能源汽車搭載的電池組件能量密度這一參數,并將其與補貼額度關聯。在2017年1月1日姍姍來遲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后文簡稱新政)終于落地,此次新政策對電動汽車、混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電耗等硬性指標做出了全新規定,并與補貼額度掛鉤。
相對2016年實行的補貼政策,2017年的新政的補貼額度退坡明顯。為了應對2017年新政,眾多車廠仍在觀望狀態。導致,包括眾多2016年在售的新車,在2017年“有車無價”。
對于比亞迪,2017年新政并未對其帶來過多影響。反而新政的落地,讓比亞迪確定了2017年新車銷售策略。唐100、[ 秦 ]100以及宋EV(此前多稱為電動版)將會在春節前后密集上市。
在此前,有傳言唐100和秦100將會在2016年年底上市。實際上,這兩款改款車型引入的“準”全新技術狀態已經定型。甚至秦100測試車接受了部分改裝,參加2016年CRC賽事,并取得優異成績。
比亞迪宋EV是汽油版宋的改型之一。最大亮點是,引入了比亞迪自行研發、制造的“三元鋰”電池(鎳鈷錳)。在續航里程、充電效率、能量密度以及整車可靠性,較以往車型有了近乎于“質”的提升。2017年春節前后,比亞迪三款新能源汽車的推出,看似被拖延,實則占據了先機,再次將引領競爭更加慘烈的新能源市場主動權斬獲手中。
唐100的提升,更多的是在軟件層面。解決了在售款唐的存在的涉及扭矩分配、換擋平順性、電池組件電量平衡等不足。
[秦]100的提升,則在電池組件形態、獨立后懸架進行硬件層面提升;對1.5Ti汽油機、電動機、6DCT和“T型電池”組件的控制策略進行軟件層面的提升。
宋EV的推出,意味著比亞迪制造的“三元鋰”電池組件,在性能、安全、密度、成本等方面有了全面突破。
唐100獲得升級版超級電四驅技術,重點在平衡前后驅動電機扭矩分配,預設的4種全路況地形反饋系統的技術標定進行調整。而這所謂的調整,完全依靠過去2年市場反饋和比亞迪工程院的技術積累。秦100的技術升級層面則更瘋狂的對整車進行結構上的進化。
宋EV使用了,至今為止比亞迪制造的最可靠的驅動電機、控制策略同時,還首次加入“符合2017年對電池組件能量密度補貼標準”的“三元鋰”電池組件。
可以說,唐100、秦100和宋EV的推出,是比亞迪對過去2年新能源技術發展和整車應用的再次突破。
延伸:
三款即將上市的新車型所使用的新技術從何而來?為什么在這個節點宋EV要搭載“三元鋰”電池?
從2008年比亞迪率先發力新能源技術和整車,2009年至2013年都在圍繞以磷酸鐵電池為核心的技術發展并等待著政策的支持。從2014年開始,國家層面的新能源技術、整車及全產業鏈政策出臺,經2014年、2015年至2016年,比亞迪在電動、混動技術、整車制造、市場占領以及全產業鏈發展上,似乎一直走在政策之前。
搭載“三元鋰”電池組件的宋EV“卡”在2017年補貼新政推出之后即刻上市。這也從另一個層面印證了,王傳福領導下的比亞迪,對動力電池技術、市場發展的精準預判能力。
盡管,此前眾多車廠使用“三元鋰”電池組件的新能源汽車比比皆是,但唯獨比亞迪在堅守“磷酸鐵”電池如此之久,才“壓線”推出使用“三元鋰”電池組件的新車。不到最后一刻,絕不出手。
宋EV搭載的“三元鋰”電池只是第一步,比亞迪在售和研發的新能源乘用車,將會全系使用“三元鋰”電池。騰出來的“磷酸鐵”電池產能,分配給商用車和特種車。完美的平衡了,新能源乘用車對電池性能要求高于產能、商用車(特種)對電池安全高于性能的矛盾。
筆者有話說:
以“鐵電池”研發和生產為核心,向乘用車、商用車、特種車、機場港口、儲能、光伏、軌道、艦船、航空領域輻射的比亞迪,在2017年仍將享受著頂端技術預研發、成熟技術領先市場1.5代、整車成本低廉的紅利。
唐100、秦100和宋EV的上市,實際是涉及到2.0Ti、1.5Ti、單電機驅動、雙電機驅動(超級電四驅)、純電驅動、干式雙離合、濕式雙離合、“T型”電池、“三元鋰”電池、多連桿獨立懸架,超過100余處整車、動力、傳動、電池組件等控制策略可共享的全新技術、改型技術,都可與比亞迪在售車型和研發車型共享。
基本上,這三款車型的所使用的新技術,完整的涵蓋了過去1-2年比亞迪新能源技術及整車應用(不足)。
即便如此,比亞迪擁有如此驚人的技術優勢。但還是存在發展隱患。
目前比亞迪在售的e6、e5、秦、宋、唐、元主流乘用新能源汽車,雖然搭載了性能優異的驅動、傳動、四驅、懸架和電池技術,但采用的車型平臺仍然是5年前的技術狀態。唐和宋的混動版引入鎂鋁合金多連桿懸架,秦100進化了多連桿獨立懸架,但平臺的落后,制約著整車性能突破性發展。
現在,比亞迪在不同電池組件、驅動形式、控制策略,都有著相當技術儲備。連續三屆參加CRC賽事,在短時期快速積累了大量整車**和可靠性技術經驗儲備。也是時候,比亞迪開始以車族化為前提,進行整車架構方面的正向研發了。
表象是比亞迪在等著補貼新政推出,確定自己的新車上市節奏。實際上是,擁有相當豐富技術儲備的比亞迪,根據新政的內容,在調整擁有多種標定的新車以何種技術狀態上市。
“江山在手天下我有”,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中,擁有超前的技術儲備,和足夠的產能,將是笑傲江湖的根本。“PPT”式的造車與市場炒作,只能淪為吃瓜群眾茶余飯后的談資。起碼在當下,中國新能源發展,需要比亞迪這類專注核心技術發展的車廠。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