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標準法規國際研討會(ICV2017)”在上海召開。該研討會聚焦于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體系建設與標準制修訂,已經成為當前國內最權威的智能網聯汽車戰略、政策及標準法規信息發布與溝通平臺。
產業發展、標準先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于凱在會上明確表示,標準和法規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過程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研究與建設的要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先后組織了汽車及電子、通信、互聯網、交通等相關行業的骨干企業、技術機構、行業組織和高等院校的專家與代表進行多次研討與磋商。按照《中國制造2025》、《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等精神,共同確定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在充分聽取各行業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方案》。
工信部科技司司長盧希在發言中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信息通信技術以汽車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汽車廠商及研究單位深入探索基礎研究和原理樣機的研究和測試。通信領域在LTE、V2X方面取得突破,為汽車網聯化運用取得基礎。各行業車載信息服務系統、操作系統、人機交互產品方面進行布局,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截至2016年底,累計有百家企業獲得車聯網相關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257家企業的500多款聯網產品獲得車載無線終端進網的許可證,并投放市場。目前我國已經在積極推進傳感器、車載操作系統、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平臺、V2X通信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工作,用于車輛通信的測試頻段與頻率已經獲批。
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吳衛處長在演講中強調了國家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視程度,重申了國家和企業協作對于整個產業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我國汽車產業雖然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但這個差距在不斷縮小當中。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塊,中國汽車產業未來擁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智能網聯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和企業戰略,已經形成一個自上而下、從戰略到規劃再到政策的發展勢頭。在《中國制造2025》以及《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都提出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規劃,并且提出了牽頭單位和跨部門的協調機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研究室主任王曉明建議,在新時期制定的政策標準,第一要閉環,閉環就是政策制定、政策執行、政策評估要有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總結和提煉。第二要科學,要遵循市場的選擇機制,激發企業的積極性。第三是開放,要把自主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內外一致,國有民營一致。第四是合規,要符合法律法規、要和貿易規則相一致。
此外,聯合國汽車安全處官員Francois Guichard介紹了各國政府、企業在《維也納道路公約》框架下對于ADAS、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研發與測試工作。目前,各國政府都在修訂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法規制度,以減少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道路上的法律障礙。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安全研究室副主任周文輝介紹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使用安全管理上所遇到具體問題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制修訂建議。歐洲汽車工業協會智能移動部總監Joost Vantomme介紹了歐洲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政策、激勵措施和各相關行業開展的合作,以及對中國產業界的合作建議。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主管部門、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國內外汽車及相關產業的技術機構和骨干企業的專家、學者及行業專家300多人出席會議。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