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首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隆重開幕,大會以“邁向大智能時代”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領軍企業的代表及專家學者將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智能科技發展趨勢,共同分享產業創新合作成就,共同謀劃智能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計。
本次大會多位先進智能科技領域領軍者會蒞臨現場。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科大訊飛創始人、董事長劉慶峰;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副主席龔克;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當選主席馬琳·肯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知識社會局局長英德拉吉特·班納吉菲等世界智能科技領域重磅專家、商界領軍者悉數到場共謀未來智能發展之路。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作《天馬津云:智能改變世界》主題演講
馬云在首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說,未來100年是智慧的時代、體驗的時代、服務的時代,在人與機器的競爭中,人是有智慧的,而機器只能是智能。人類要明白人類應做什么、機器應做什么,要尊重和敬畏機器的智能,但不要害怕機器,機器不可能代替人類。數據時代剛剛開始,中國有機會走出一條獨特之路,應更多去填補未來的空白,為未來確定標準。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發表演講
李彥宏正在演講中提到,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在應用方面,每天都有新的成果出現,正在加速進入各種各樣的場景。他舉例說,比如人臉識別,昨天在南陽機場已經實現了刷臉登機,不用登機牌就可以過去。“在過去我們很難想象的事情已經實實在在發生了。”他還提到AI打拐尋親、無人駕駛等人工智能落地的場景。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
柳傳志認為,智能科技是帶有前瞻性的行業。在我國制造業行業里面,過去,企業技術含量低、技術創新不夠,這些都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中國企業核心技術如何實現創新?他認為,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突破,并且要實現規模效益,需要一個大量長期的資金投入;第二是企業家要有眼光,要有正確的戰略布局,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過去,很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表示,過去人工智能更注重機器如何模仿一個人的智能,但現在人工智能科學家的想法已經發生了變化,計算機的智能和人的智能畢竟不同,只有將兩者結合,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而且互聯網可以把數量巨大的人群聯系起來,形成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這才是人工智能2.0時代的發展方向。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